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 第四十三章 光复兰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思齐微微一笑道:“为表诚意,李某已将全军兵器甲胄上缴,即是徐元帅不日将到兰州,李某自当每日来此恭候,”说罢李思齐起身拱手道:“张将军,李某在城中为张将军备了一座宅邸,虽不豪阔倒也干净,还望张将军移步下榻,”

大奎微微一笑,心知这是李思齐讨好之举,但未免瓜田李下大奎却是婉言谢绝。

“多谢李将军厚意,只是我这些兵将懒散的狠,一不留神就要玩忽职守,故此张某片刻离不得此地,还望李将军勿要怪责,”大奎打着哈哈说着闲篇,即是奉了军令守卫东城门,大奎自然不能贪图享乐住进李思齐备下的宅子。

但大奎随后道:“当然,如果李将军方便的话,就在此处安歇,若是元帅到了也好一并迎接,来来去去的岂不是麻烦,”

“这……,”李思齐闻言不禁十分为难,心知这是大奎对他放心不下,故此留他在这里以策万全,说来这也是大奎的无奈之举,眼下兰州城破,只要守在此地等到大军到来便万事大吉,大奎可不想有什么三长两短。

李思齐就这样随大奎留在了城门洞里,城门洞里除了桌子和两把椅子竟是别无长物,无奈之下李思齐命属下搬家一般送来了雕花大床,金丝棉被等等生活所需,整个城门洞里被李思齐的侍从打扫的干干净净,家用物事一应俱全。

毕竟李思齐是高官显贵一方诸侯,就算是蜗居此地也要讲究非常。

两日后,徐达亲率马步军十万来到兰州城外,兰州东门大开,大奎与李思齐各自带领元明众将出门迎候,自此兰州光复。

扩廓帖木儿得知李思齐降明,不仅大为光火,但如今明军气势正宏,扩廓帖木儿也只能忍气吞声,谁叫他粮草不济兵力势微。

李思齐本为河南罗山一典吏,虽只是不入品的小官,但在四邻八乡却是甚有威望,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当年江北红巾军做大,四处攻城略地百姓深受战火之苦,自然红巾军中也不泛绿林盗匪江湖败类。

李思齐看到红巾军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便散尽家财拉起一支队伍,名曰护乡团,并与另一支私人武装联手大破罗山红巾军,而与李思齐联手者,便是后来大元名将察罕帖木儿。

当时元庭『政府』正被罗山这支起义军搞得焦头烂额,突然闻听有地方的军队帮助打击红巾军,不禁大喜过望,遂对察罕帖木儿及李思齐许以高官厚禄笼络其心,封授察罕帖木儿为中顺大夫、汝宁府达鲁花赤(蒙古和元朝的官名,为所在地方、军队和官衙的最大监治官,)封李思齐为汝宁府知府,自此李思齐开始了一生的戎马。

太祖朱元璋得知李思齐归降,不禁大喜过望,传下圣旨,宣元帅徐达及李思齐率军班师。

得到这个消息,大奎心中喜不自胜,终于打完仗了,至少自己不用在打仗了。

兰州北临黄河,东临将军山,真可谓是依山傍水。

这日,大奎特意赶到黄河边美美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袍,这才快马回营。

中军帐中,元帅徐达正在与李思齐喝茶闲聊,大奎走到帐前躬身抱拳扬声道:“末将张大奎请见,”

帐内徐达见状,对李思齐报以一笑,这才沉声道:“进来,”大奎整整衣袍,这才进了大帐。

“元帅,大军何日开拔,”大奎开口便急声问道。

徐达脸『色』一沉:“没见本帅正与李将军叙话吗,”顿了一顿徐达这才问道:“张将军此来就为此事,”

大奎点点头,却是看也不看一旁的李思齐。

徐达微微一笑,沉声道:“如今李将军投我大明,兰州才得以光复,但四邻众县尚在元兵掌控之中,这仗还没打完却如何班师撤兵,”

大奎闻言忙道:“回元帅话,临近各县皆是弹丸之地,只需派出几员战将数千人马即可将其逐一攻破,何须元帅大军耽搁时日,”

徐达却是摇摇头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军机之事岂容儿戏,”

大奎想都不想,急声道:“元帅给我五千精骑,张大奎一月之内便可尽收各地州县,”

徐达闻言微微一笑,这才道:“此事本帅已交由汤和将军处置,你若急于求战可与汤将军一同商讨,不必再来问我,”

大奎一抱拳道:“末将告退,”说着转身出了中军大帐。

大奎回到前锋军,顶盔掼甲提着铁枪便走,杨小虎却是正在喂马,见到大奎如此打扮不禁问道:“义父,你这是要做什么,”

大奎气道:“休要多问,速速备马,”

杨小虎不敢耽搁,连忙给战马备了马鞍,大奎提枪上马之际对杨小虎道:“你收拾一下,等我回来,”杨小虎连忙称是,眼看着大奎策马走得远了。

大奎一路扬鞭,只片刻即来到左路军大营。

守营军士都认得大奎,故此也不加拦阻,大奎一路策马到了左军大帐。

翻鞍下马,将手上缰绳交由门前士卒,大奎疾步走进营帐,帐中汤和正与一名偏将议事,大奎一进门,便听到汤和哈哈笑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