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铁血雄鹰 > 第四十三章 二战徐州(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第99师的战士们在布置阵地,刘仲容问道:“小鬼子已经抽不出兵力了,你们怎么还要在这里防守呢?”

王梓涵回答道:“日本人不会甘心老老实实待在徐州地区等待覆灭的命运!他们必然会全力杀向华北地区,同华北南下攻击鲁南的日军会合。”

“难道他们不会向南撤退?”

“现在日本人防御重点是东北,他们在收缩兵力回防。”王梓涵道。

这时候,由白崇禧指挥的第五战区已经在徐州一带发起了一场大规模反击战。

炮声隆隆,铺天盖地的炮弹砸向不久前被日军占领的萧县,顷刻之间,日军阵地上犹如响起平地惊雷。刚刚占领了萧县不久的日军,他们击败了汤恩伯部,但也来不及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正处于进攻状态的日军,突然遭到对手反攻,一下就损失惨重。炮弹不断砸落在空地上,几乎连躲都没地方躲。

小小的一座萧县,当然无法容纳整整一个35师团的日军,因此,大部分的日军还是布置在城外。

呼啸的炮弹落下,腾起一团团浓烟烈火。

若是有经验的老兵,在第二轮炮弹落下之前,能寻找到弹坑躲避。但在萧县的日军第35师团,也是一个二流师团。这些日本人,除了军官和一部分的军曹是老兵之外,其余的大多数是新兵,甚至还有一部分是十六七岁的少年兵。

这些日军新兵,如果打一打顺风战还可以。平时,他们在己方有强大的炮兵,还有空中火力掩护,进攻对手,不成问题。但现在,他们已经失去制空权,而且地面炮兵也不如对手强大,这时候就显示出士兵素质的重要『性』。

自从踏上中国的土地,从来都只有日本人炸中国人的,又什么时候有过日本人挨炸呢?这种情况下,那些没什么经验的日军新兵听到炮弹呼啸而来,到处『乱』窜,结果被漫天飞舞的钢铁破片给撕得粉碎。

炮声逐渐平息下来,浑身泥土的日本人扒拉着从残破不堪的工事内钻出。

刚才的一轮炮击,炸死炸伤无数日军。活着的日本人,纷纷龟缩回县城中,他们企图凭借着城墙,防御进攻的中国军队。

但这时候,第二轮炮击又开始了。

大小火炮的炮弹不断落在城内。每一发炮弹落地,都能在拥挤的萧县县城中腾起血雾。每一发炮弹,都能把挤成一团的日本人炸没了一大片。

这时候的白崇禧,心情好到极点。

想想自己的新桂系,就是一支武器落后的杂牌军。虽然在第一次徐州会战中,他和李宗仁指挥了60多万大军,在苏北、皖北、豫东和鲁南一带,与24万日军展开一场血战。当年虽说国军有60万之众,但大多数是杂牌军,除了自己的桂军之外,还有有西北军、东北军、川军和黔军等,那些杂牌军武器落后。

现在却今非昔比,白崇禧和李宗仁指挥的军队,不仅得到了火力强大的新七军帮助,而且还从汤恩伯部接收了一批重武器和人员。

“这仗打起来,也舒服多了!我们什么时候有过那么多大炮啊!”白崇禧很高兴的对站在一边的李宗仁说。

李宗仁点了点头。

当年的第一次徐州会战,那简直是用血肉之躯同日军的钢铁拼的啊!最惨的还是川军,很多巴蜀士兵手持落后的*步枪,那是一种打一枪必须装填一发子弹的老式步枪,很多枪的膛线都已经磨平了。至于火炮,更是少得可怜。而现在,已经不同了,他和白崇禧指挥的这第二次徐州会战,不仅有了大批崭新的枪炮,甚至还有少量坦克和大口径*炮加农炮等武器,中国军队,在火力上,首次超过了日军。

听着隆隆的炮声,李宗仁半眯起眼睛,仿佛在享受一曲优美的音乐。

中国军队强大的火力,在日军防线上撕开一个缺口。

但李宗仁和白崇禧手里的炮弹也不是很充足。有句话叫“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每一发重磅炮弹的造价,都需要120大洋以上,当年的物价,100大洋足够买到两头牛的!可是重炮一发炮弹,就把两头牛给打没了!即便是迫击炮炮弹和山炮炮弹,单价也需要20到50大洋不等,一发炮弹至少也相当于一头到两头猪的价格!

共计24门150重炮、36门120重炮、200余门75毫米山炮、80门75毫米野炮、150门70毫米步兵炮和300多门各种口径的迫击炮轰击了十分钟左右,消耗了各式炮弹七万多发,这至少相当于消耗了一百七八十万大洋!

“停止炮击!”李宗仁下令道,“准备发起进攻!”

向来过惯了穷日子的桂系心疼这些炮弹,那都是民膏民脂啊!

随着一声令下,各攻击阵地上的步兵呐喊着,冲出战壕,向萧县的日军阵地猛扑过去。

中国官兵们呐喊着,冲向敌人的阵地。

这时,城墙上吐出不计其数的火舌,没死的日本人『操』着各种轻重机枪,向进攻的中国军队猛烈开火。密集的子弹『射』入进攻的人群中,前头的士兵倒下一大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