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铁血雄鹰 > 第四十七章 出海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前几天生病,未能及时更新,敬请各位读者谅解。

**

大军入城之后,一直血战了四十九个小时,才占领了徐州。

日军第32师团几乎全部被歼灭,师团长石井嘉穗中将剖腹自尽。日军独立混成第6旅团和独立混成第8旅团损失过半,而日军第59师团和独立混成第9旅团也伤亡三分之一。为了避免全军覆灭的命运,日军山东司令官土桥一次下令城内残余的日军“转战”出城,大部分日军沿着津浦铁路一路南下,撤往南京,同江南的日军会合。而小部分日军,向东撤退,退往东海县(今天连云港)一带等待来自海上的增援。

也就在第五战区向徐州发起攻击的时候,肖柏改变原来的“先取同新七军夹击河北,然后攻击北平,最后南下山东打开出海口”的战术,果断改成“以新绥远军向河北进击,打通平汉路,同新七军以及第五战区在鲁中南会师,然后向东推进,打开出海口”的新战术,力争早日打通至关重要的出海口。

傅作义提出异议:“我们若是改变战术,会不会准备不足?现在我们的弹『药』物资保障还成问题,很难在华北平原上一路推进。更何况,我们这时候打开出海口,恐怕也没有多大用处。东海都是日军舰队,外援物资能进来吗?”

肖柏回答说:“打开出海口是大战略!只要我们打开出海口,美军舰队必然会加快太平洋战争的进度。”

随后,肖柏又写了一封准备转交罗斯福总统的信,先让史迪威将军过目。

史迪威将军看完了信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我们就按照肖您这样写的,把这封信给发出去!我相信,我们的总统看到了这封信,肯定会动心的!”

很快,一名碧眼金发的美军女通讯兵就把这封信通过大功率电台,发往太平洋彼岸。电文通过电波,传到美国。

来自盟军远东司令部的电文,被译出来后,就被装进标志有“绝密”标志的公文袋,一直被送到罗斯福总统的办公室,才被打开。

罗斯福总统打开电文,只见上面写着:

盟军远东司令部远东司令史迪威电:

尊敬的总统,现在日军占领了中南半岛和整个菲律宾群岛,我国在太平洋上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我们失去了菲律宾。我知道我们国家的利益重点在菲律宾,尊敬的总统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菲律宾群岛。但这个,和我今天所要提的建议不仅没有矛盾,反而会减少我们夺回菲律宾所付出的代价。

我建议,我海军应该对日本的岛链进行腰斩,切断日本本土同菲律宾之间的联系,引诱日军舰队,离开菲律宾群岛的庇护,同我舰队进行作战。同时,我们可以打开中国东海的出海口,把更多的物资送到中国,并能把中国军队运上船,发起登陆战。中国古代有一条很出『色』的计谋,叫围魏救赵。我们如果直接攻击琉球群岛,那么远在菲律宾的日军舰队必然班师来救,这时我们的舰队就能在半路打他们一个伏击战。

当然,海军方面也许会考虑到,日本本土是否会调遣舰队南下,届时我方舰队将会陷入遭到两面夹击的情况。对于这点,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日军主要舰队都在菲律宾,留在他们本土的军舰和飞机并不多。

此外,我们尽快得到中国的出海口,还有个好处,就是我们迟早将会对日本实行大规模战略轰炸。如果我们没有出海口,航空*和轰炸机要消耗的燃油都需要空运,那需要增加多少运输成本,而且运输量又不足。

战略轰炸,可以削弱日本的战争能力,让他们无法再生产新的飞机军舰。

…………

看到战略轰炸,罗斯福总统想到现在遭受德军战略轰炸的英国,已经几乎要到了崩溃投降的地步。同时在东线战场上,德军也改变战术,并不是一味去争夺斯大林格勒,而是对苏联实施了战略轰炸。

其实是肖柏教会了德国人战略轰炸。当然,美国人并不知道。

美国人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肖柏还暗中告诉了德国人,美国曼哈顿计划,并把具体的位置和主要人物都已经透『露』给了德国人。这时候,希特勒正在暗中准备一批精英特工,一旦时机成熟,就彻底摧毁美国的曼哈顿计划。

现在历史已经被改变得面目全非,英国人成为“扶不起的阿斗”,遭到战略轰炸的英国,在北非战场上一败再败,德意联军推过西奈半岛,控制住北非和中东产油区,这样德国就无须依赖攻占苏联而获得战争的血『液』——石油。

但对于英国来说,所幸的是德国海军太弱,英国仍然控制住大西洋和印度洋,控制住海上交通。有印度殖民地在,英国不会灭亡,只会因为本土被炸得支离破碎而一蹶不振。法国是很难复国了,就不指望它了。

美国人想要同德国抗衡,只能选择暂时放弃大西洋的利益,力保太平洋利益。

只要能够彻底消灭了日本,德国就很难对美国造成威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