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铁血雄鹰 > 第十三章 打开通道(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由于担心中国军队的轰炸,日军派往彰武方向的援军,都是昼伏夜出,夜间行军。采取了夜间行军的方式,虽然可以避免地面部队遭到对手空军的轰炸,但夜间行军却也给对手的特战队和敌后游击队提供了便利的攻击机会。

1944年1月3日夜晚,沈阳通往彰武的公路边。

白雪皑皑的雪地中,隐藏着一条条白『色』的人影。那些是肖柏部的雪地特种部队。雪地特种部队,是肖柏根据东北冬季的条件,专门建立的一支雪地特战队。这支军队,除了配备有白『色』『迷』彩服、白『色』披风之外,还装备了雪橇和摩托雪橇。所有的武器,都配备有专用的防冻油,适合在冰天雪地的恶劣条件下使用,而不会导致卡壳等现象,也不会枪栓被冻住拉不开,保险开关被冻住,导致枪支无法使用。

雪地特战队,早已在公路线上埋设好了*,并架起机枪,等着从沈阳出来的日军。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到了大约晚上8点的时候,公路上沈阳方向,照『射』过来几道雪亮的灯柱,接着就听到,公路上响起了沉闷的发动机引擎声。

“注意了!敌人要来了!”有人轻声说了句。

打头阵的,是日军的一辆97改坦克。日本人改进了这种坦克,把原来短身管的57毫米火炮更换成长身管的75毫米火炮,使得97改坦克拥有较强的反坦克能力。可是因为本身97式坦克炮塔内部空间狭小,而且自身重量轻,在换装上大炮之后,炮塔内的空间更加狭小,车内条件变得更为恶劣。此外,75毫米炮在『射』击之后,强大的后座力,还有呛人的硝烟,都影响了97改坦克火炮的『射』速。

因为炮身长度的问题,所以后来日本人干脆把97改坦克变成一种开放式炮塔的坦克,解决了炮身长度和呛人的硝烟这两个问题。可是开放式炮塔,使得坦克乘员的生存力更差。攻击方,只需要迫击炮就能让这种坦克失去战斗力。

可以说,97改坦克装备的90式野炮,能够击穿当时苏美的中型坦克,但97改坦克本身的装甲过于薄弱,而且火炮『射』速慢,车内条件又恶劣,影响坦克手的战斗力发挥。因此这种坦克不仅战斗力比不上苏美中型坦克,生命力更是脆弱。

日本人也想过,在本土决战的时候,要使用更加先进的三式和四式中型坦克,还有安装了88毫米炮,重量达到37吨的五式中型坦克。只是三、四和五这三种坦克,还没有大批量生产,也来不及运到中国。

手里紧握着*发『射』器的战士,死死的盯住这辆日军坦克。这名战士知道,自己手里的*,足够干掉这种坦克。因为日军的97改是开放式炮塔的坦克,只需要一发*打到开放式炮塔内,即可引起里面弹『药』殉爆。

不过没有得到命令,战士没有开火。

特战队大队长,耐心的等待着,等着日军打头的坦克过去。

轰鸣的97改坦克,履带碾过积雪,扬起阵阵雪雾,从公路上疾驰而过。紧接着,后面是两辆97式坦克开了过去;再后面,是日军的91式装甲车和三轮摩托车队。中间,是满载着日军的卡车队,还有拉着各种重炮的火炮牵引车。

日军机械化部队过去之后,后面的都是挽马制和驮马制的部队。

成群结队的日军步兵,皮靴踏在被履带和车轮碾压过的雪地上,扬起一阵阵白雾。跟随着步兵群的,是日军的拉着各种火炮的骡马。

日军机械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除了少数重炮是以火炮牵引车或者卡车牵引之外,大部分的重炮和几乎全部的中口径火炮,全部是骡马牵引。

等到日军那些由骡马牵引,行动不方便的炮兵出现的时候,特战队大队长才拔出手枪,对准空中“啪”开了一枪。

枪声就是命令,听到枪声,负责引爆的战士压下*。

“轰轰轰”公路上就像是发生了雪崩一样,满地的积雪在爆炸声中飞上天空,漫天都是飞舞的雪花。埋设在公路上的*发生了剧烈爆炸,灼热的火浪裹着弹片四处飞溅,公路上那些拉着火炮的骡马和跟着火炮前进的日军炮兵当即倒下一大片。

架设在雪地中的一挺挺通用机枪,从白布下面吐出了猩红『色』的火舌,泼水一样的子弹打在雪地上,打得四处雪花横飞。暗红『色』的火镰,划破了满天飘雪,中弹的日本人,不断喷出红『色』的血雾。

“袭击者!后面有袭击者!”有日本人喊叫起来。

发现后面的炮兵遭到袭击,前面的日军步兵迅速转过头来,向袭击者发起反扑。

就在日本人踏着没过膝盖的积雪,冲过来的时候,雪地里安放的定向*接连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飞腾而起的雪花,夹杂着无数钢珠和碎片,向冲过来的日本人劈头盖脸喷洒了过去,进入定向*爆炸范围的日军当即倒下一大片。

“哒哒哒”转过枪口的通用机枪,发出嘶鸣声,不断向敌群泼洒金属暴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