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铁血雄鹰 > 第三十二章 裂印(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加坡,肖柏召集了参谋军官和高级军官,召开会议。

印度地主贵族向英国人购买武器的事情,已经被情报部门获知。

不甘心失败的大地主大贵族们不仅购买了武器弹『药』,而且组建起一支自己的军队,被称为西孟加拉军。这样的军队,有些类似于一百多年前中国的湘军,是属于地方武装,但是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远超过印度正规军。

“我们是否要加大对印度东部地区游击队支持的力度?要不然,那些地主武装得到英国人的武器之后,恐怕游击队会有危险!”作为肖柏副手的傅作义问了句。历史上,太平天国的教训,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当年的太平天国,对付清军绿营和八旗,可以说是轻轻松松,后两者根本不是对手。可是当湘军和淮军这两支地主武装出现之后,太平天国从此遭遇了最大的敌人。

战火在南亚次大陆上蔓延,反抗地主贵族的土地运动不仅在印度东部地区风起云涌,而且在西孟加拉邦,也出现了革命的种子。

西孟加拉邦,这里的人口和东巴基斯坦的人一样,同属于孟加拉人。当年英国人同意让巴基斯坦独立,于是一部分信仰*教的孟加拉人,便成立了孟加拉国,从印度独立出去。而那些信仰印度教的孟加拉人,则成为西孟加拉邦,属于印度。

印度大地主和贵族们云集的加尔各答市,就是西孟加拉邦的首府,类似于中国的省会。

西孟加拉,北加德奇罗利县马卡德久哈村,这里是印度最贫穷的地区之一。虽然战火还没有蔓延到这个地方,但是来自后世的肖柏十分清楚,西孟加拉邦,是后来的印度『毛』派最活跃的地方。因为这里贫富差距太大,有钱人居住在海边的大城市中吃喝玩乐,而大部分的穷人生活在农村,他们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

“我们必须让西孟加拉邦点燃革命的烈火!”肖柏指着地图说。

“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西孟加拉点燃革命的烈火,原本那些大地主大贵族组建的西孟加拉军是用来对付阿萨姆游击队的,但他们后院起火,这些大地主大贵族就不得不把西孟加拉军调遣回去对付当地农民武装!”一名从大陆来的顾问说道。

“就打出『毛』主义的旗号!”肖柏提议说。

后世在西孟加拉,闹得最厉害的,就是印度『毛』派。

现在,西孟加拉的印度『毛』派将会提前七年,在南亚次大陆上诞生。

北加德奇罗利县马卡德久哈村,穷困的村民们冒着炎炎烈日,挥洒汗水在田地中劳作。他们辛辛苦苦忙碌了一整年,种出来的粮食大部分都上交给大地主,自己留下的,只能是一份可怜得不能再可怜的杂粮。大米白面,都是有钱人享用的奢侈品,农民能够吃到玉米等杂粮已经是很不错了,更多的时候吃米糠,甚至是野菜、树皮和草根。

这一天,农民们收工之后,一名看起来像是读过书的吠舍种姓的人走进了村庄。

吠舍,属于下等人之一,一般是农民、手工业者等,他们必须从事生产劳动,给国家上缴税收,养活一等人和二等人,不过吠舍还不是最低等的人,他们可以通过勤劳致富,也能读书上学,学习知识。

尽管有少数的吠舍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变得富有起来,成为了商人或者是高利贷者,也有少数的吠舍通过学习知识,上了大学成为『政府』工作人员,但那毕竟是少数人,大部分的吠舍都生活在贫穷落后之中。

这位吠舍出身的年轻人,虽然是当地农民的儿子,但是他家人供他读书。因为在大学里成绩优异,这位年轻人留学去了新加坡。

因为历史发生了变化,印度人不再以去英国或者欧洲留学为荣,英国本身被德国炸得稀巴烂,虽然现在战争已经停了,但英国也不是印度人梦想的乐土。至于美国,现在的美国把国力主要放在军事上,经济不是太强。历史发生了变化,美国人没办法通过美元经济来压迫全世界人民,美国的金融资本只能剥削拉美国家,和其他地方无关。而美国每年的财政收入有近半投入到军事上,因此普通美国人也不是很有钱,美国不是穷困地区学生梦想的乐土,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已。

再看看新加坡,自从肖柏接管了新加坡,并把这里变成兰芳共和国的首都之后,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地吸收资源,进行转口加工贸易,新加坡,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有了钱,很多中国大陆的名牌大学、欧洲的名牌大学都在新加坡开了分校,特别是欧洲,法国流亡的一些教授组织起来,在新加坡开设了学校。英国因为遭到德国轰炸,也有不少英国人跑出来,在这里开办学校。

这位印度的孟加拉人来到新加坡之后,接受了先进的思想,他开始反思,为什么印度会存在落后的种姓制度?为什么大部分的农民辛辛苦苦一辈子却连温饱都不能保证?为什么种大米的人吃不到大米?为什么那些高等人可以不劳而获?即便是在高等人中间,『妇』女的地位也是很低的,印度很多地方甚至还实行寡『妇』殉葬制度,一些高等人家里,丈夫死了,族人们要活活烧死他的妻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