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铁血雄鹰 > 第十六章 朝鲜练兵(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内燃机车把朝鲜车拉过了鸭绿江大桥,抵达新义州火车站,把国际列车车厢挂在朝鲜的火车上面,继续向平壤方向疾驰。

火车疾驰在朝鲜的土地上,在这里,沿途过去的火车站看起来都和在中国的差不多,不过火车要破烂了很多,都是中国淘汰下来的旧车。一路上,碧绿的农田,青『色』的山川,绿『色』的河水,河中还有不少鸭子,有渔夫在划着小船捕鱼,看来去风景很不错。

铁路的转弯半径小,弯道很大,车速也很慢,不过这样看起来似乎风景更好。可以说,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比中国好得多。虽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朝鲜更加生态,不像中国,要用仅占世界百分之六的耕地面积,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

更何况在那个年代,伟人是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给自足,所以就没有从外面进口粮食。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国,大批的山地都被开荒了,变成了农田;甚至一些湖泊都被围湖造田了,还有些地方围海造田,围江造田……

在中国各种化肥的使用,更是普遍,还采取了各种增加粮食生产的办法。

可是朝鲜就没有那么多问题了,朝鲜人口一共是四千多万人,由于没有韩国,而且朝鲜还占领了日本的一部分地盘,这时候的朝鲜不仅包括了整个朝鲜半岛、江华岛和济州岛,还包括了对马岛,以及九州岛的一部分,面积共有二十五万平方公里,而且原来应该是属于韩国的,最肥沃的土地,都因为没有韩国,都属于朝鲜。因此,朝鲜的耕地面积不少,养活区区几千万人,并不算太困难。

虽然是国际列车的软卧车厢,但还是没有空调的,车窗可以打开。

从车窗向外面看过去,可以发现朝鲜的农业经济结构还是十分合理:平坦低洼的地方,种植了水稻;比较高的旱地,种植小麦;一些坡地上,种植了玉米、番薯和高粱等作物;而一些本来就非常低洼的地方,则干脆开辟成鱼塘。

刘刚和自己车厢里的那位漂亮的朝鲜女乘务员聊天,那名女乘务员名叫金雪玉,是出生于朝鲜军人世家,不过具体的情况,她当然不可能多对刘刚说了。

通过金雪玉的介绍,刘刚知道朝鲜在农业方面其实相当不错的。朝鲜北部,气候寒冷的地方大量种植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再用这些作物来饲养各种家畜家禽,朝鲜北部开辟了不少养殖场,肉类生产产量很大。

而在河边,养殖了大批的鸭子,池塘里面养鱼。在池塘边上,种植着桑树,蚕的粪便可以放入池塘当鱼儿的食物;鱼儿的粪便积累在池塘底部,池塘底的泥土特别肥沃,挖掘起来就能用来当种田的肥料,又能促进水稻田的生产。

山坡上,密密麻麻的种植了各种果树。但是在远方的大山中,却没有过度开发,而是保持着茂密的森林。

金雪玉笑着说道:“其实前面这些大山里面,我们保持了山林完好,但是山里面还是可以出产不少好东西的,譬如说各种蘑菇菌类,还有山里面的野生动物,人参等。另外,山脚下的村民也养梅花鹿,经过驯化的野猪等。”

刘刚问道:“你们这里吃饭,粮食和副食品,是不是计划供应的?”

“是的,我们都是计划供应的。不过国家粮食多,肉食品也很丰富,每个人每年有三百斤大米,一百斤面粉供给,每人每个月有三斤猪肉,三斤蛋,三斤鱼,半斤别的肉类供给。蔬菜是敞开供应的,水果每个人每个月五斤。另外还有计划外的自由市场,去那里可以买到东西,只是价格贵了很多。”金雪玉介绍道。

通过金雪玉的介绍,刘刚还知道了,在朝鲜半岛的南部,是主要的粮食产地。

朝鲜半岛南部,大部分都是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在那里有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地,而且气候比较暖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半岛南部,比属于亚寒带气候的半岛北部,自然是更加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南部都是一年两熟,秋天种下冬小麦,到了第二年春末夏初的时候收成,然后种下水稻,到了秋天收成。一些纯粹的旱地,每年冬小麦收成之后,就种植玉米、番薯等作物,然后用来养猪养牛。

朝鲜虽然落后,但是在农业上面却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不管是种地还是收割,都有专门的农业机械。

“看来,你们朝鲜对农业方面非常重视啊!”刘刚点了下头道。

金雪玉淡淡一笑:“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啊!”

确实朝鲜是一个农业国,国家经济是以生产农产品为主的,用农产品来养活整个国家。当然朝鲜也有工业,但是所有的工业,几乎都是围绕着军事,为军事服务。除了军工业外,朝鲜的工业就剩下一些煤矿、铁矿、发电厂、钢铁厂之类的。

至于轻工业,朝鲜是十分落后,农民生产的生丝,都是上交给国家,然后国家把生丝拿去出口给兰芳,换成各种武器弹『药』。还有一些菌类、人参、鹿茸等,一般的朝鲜人根本就消费不起,生产这些东西,都是用来出口换武器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