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崇祯十五年 > 第789章 八里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为了八里桥、通州和整个通惠河的安全,朱慈烺将杨轩的战兵营布置在了这里。

朱慈烺到八里桥时,远远就看见矗立在桥头这边的那一座棱堡和堡墙上飘扬的大明军旗,比起三河城边和通州城前的大棱堡,八里桥前的棱堡,属于小型,只能驻兵五百,但因为石桥桥面狭窄,通过不便,挡在石桥之前,前有壕沟,上下两层,配有大量火炮,所有炮口都瞄着桥面的棱堡对石桥有着绝对的统治力,建虏若想通过,非付出尸山血海的代价不可。

而在棱堡周围,以棱堡为核心,明军挖掘壕沟,又建立了一圈外围防线,不置火炮,只置鸟铳兵和手雷,以免火炮落入敌人之手,但使壕沟坚守不住,立刻就可以退入棱堡之中。

对棱堡战术,朱慈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虽然这一世还没有经过实战,但历史却已经证明了棱堡的效用,今年为了应对建虏入塞,大明朝耗费重金,在京畿第二道防线,一共修建了大小棱堡一十六座,小部分扼守河面,大部分修建在城池防守的要点,而驻守这些棱堡的都是火器精良的精武营,朱慈烺相信,他们一定能让建虏付出代价。

最初,有朝臣提出,如果建虏入塞,可以炸毁运河上难以拆除的四座石桥,但朱慈烺否定了,一来这个时代炸药威力有限,石桥都是由石条砌成,每座石桥的修建时间,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绝不是现在的炸药能炸毁的;第二,人类都有侥幸心理,留下石桥,也等于是给建虏留下了一条去路,面对难于逾越的河水,建虏一定会尝试走石桥,而窄窄的石桥,将成为他们的坟场。

___感谢“不爱会怎样、龙畅天下”的打赏,谢谢,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