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崇祯十五年 > 第1099章 东西两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点,李定国没有明说,但张献忠孙可望心中却都能明白。

相反,西进却不同,如果最后能成功的攻下荆州,不但可以获取大量的钱粮兵马,而且进取四川、从此割据的希望,就会大大增加。比之毫无希望的在山中流窜,去往荆州,显然是更有奔头,也更能提振人心。

又或者说,这是献营唯一的生路,留在山中,迟早会被官军剿灭的。

可惜,收益大,风险也高,不说从监利洪湖往荆州行军的艰难,也不说能不能顺利攻下荆州,只说能不能成功渡江,就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虽然李定国说的笃定,现在献营人马也不多,不过一万余人,不需要太多的船只,但长江天堑在众人心中,依然是一道难以轻易逾越的鸿沟。

一旦出了什么差池,没有收集到足够的船只,或者是官军察觉,提前埋伏,那么,他们就等于是自投罗网,自寻死路,在大山里战败,他们还有逃入山林的可能,如果是长江边,他们一个也跑不了,不是跳入长江喂鱼,就是被官军诛杀,最后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

两个建议,东进保守,风险最小,但前途却黯淡。

西进有前景,有盼头,但风险巨大。

“大大。到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好输的了,一旦隆武带兵杀到,这最后的机会就没有了,不如搏一把,那隆武再是聪明,也绝对不会想到,我义军会忽然转向荆州的!”见张献忠犹豫,李定国又道。

他说的还是很隐晦,并没有直接点出,献营现在面对的死局。

张献忠抓着胡须不说话。

“不可,这太冒险了。”

孙可望摇头,大声反对。

这一刻,他倒不是嫉妒李定国的谋略,而是真真切切的对西进之策不看好。

张献忠依然皱着眉头,右手使劲抓着胡子,绞尽脑汁的想,忽然问:“我义军兵分两路,一路疑兵,一路主力,疑兵得多少人?何人领兵?计策成功之后,又如何撤退?老四,你给额说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