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赵风烈 > 第114章 连横瓦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楚边境,四国联军大营之中,四国联军的将领汇聚其中,面对秦国强兵,四国从内心深处讲,都不想去打!

尽管在军队的数量上,四国联军是秦国大军的一倍之多,但秦军的战力摆在那里,而且在秦军大营之中,那位征战四国的上将军白起每天都会出现在秦军的传令台上。

即便是赵国上将军廉颇,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魏国上将军晋鄙这样的存在,也不敢轻易和白起过招,韩国太子韩安就更不用说,韩国的五万大军基本上就是打酱油的角色。

而此时的秦国也没有出兵的意思,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国精兵强将的确多,但这一战真的开打,结果是什么即便是武安君白起也没有把握,毕竟四国联军的数量摆在那里。

而且四国领兵的都是名将,即便是打个平手,对秦国来说也是一场大败,平手就意味着秦国将损失所有的战力,而四国还有精兵,单单赵国便有五万雁门铁骑。

双方从一开始就僵持在这里,甚至连叫阵都没有,楚国还想着收复失去的土地,不过现在能够将秦国大军挡住,不在向前进攻就已经心满意足。

如果一开始就一鼓作气展开一场鏖战,那么战争的结果现在早就已经见分晓,不过这不是秦国想要看到的,武安君白起作为秦国大军的将领怎么会不明白这一点。

军事部署上就选择了易守难攻的位置,而第一个抵达的军队是魏国将军晋鄙,老将军晋鄙久经战阵,最主要的是魏国败不起。

“诸位,我们还要在这里耗到什么时候,我可听说秦国相国此时就在齐国都城临淄,齐王似乎准备和燕国讲和。”

韩国太子韩安坐在中军幕府的末手位上,这一战韩安真的不想来,不过自己不来来的就是自己的弟弟韩非,韩安不允许自己那个出色的弟弟站了风头。

而韩王更不想让自己那个聪明的儿子带兵,韩非到这里一定主战,韩国根本不敢战,如果不是赵国和魏国还有楚国逼迫,韩国打死都不敢派兵加入联军。

“韩安太子以为如何?”

问话的是楚国令尹黄歇,退兵是绝对不可能的,你们走了秦国还得打楚国,只有列国的军队在楚国才安全。

“当然是退秦兵,如此耗着也不是个事,令尹大人您说呢?”

韩安注视着黄歇,在这个荒野的军营之中,韩安早都受够了,到处都是汗臭的味道,洗个澡都费劲,哪里有自己的太子府好。

“那韩安太子可是要入秦国,退秦军?”

令尹黄歇说话是真的噎人,就算是把五万韩军的胆子都借给韩安,他也不敢去秦军大营,自己是太子,真要去秦军大营一旦被秦军扣下,那自己的弟弟韩非就可以取而代之。

“难道我们就在这里一直耗下去吗?韩国军队的粮草所剩不多,楚国可否支援一些?”

韩安立刻反唇相讥,自己带领大军是来帮你楚国的,当年秦国进攻韩国上党你们可都没动,韩国损失了上党郡。

“令尹大人,韩安太子所言也有一定道理,毕竟大军空耗,对各国都不利,还是研究如何退秦军才是正途。”

魏国上将军晋鄙立刻出来打圆场,这个时候不能内讧,赵国上将军廉颇在一旁默不作声,毕竟此时赵国邯郸打乱刚刚结束,廉颇心中也无心恋战,不知道赵国现在究竟什么样呢!

战国时期连横抗秦不是一次两次,数次抗秦每一次都是因为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最后分道扬镳,让秦国有机可乘。

此次更是如此,四国连横此时韩国和赵国都心生退意,这场战争根本没有继续的可能性,楚国令尹黄歇又怎么看不出来。

只可惜这样大好的机会,却不能弱秦军,黄歇也是无奈,此时楚国数座城池还在秦军手中,只能是楚国去和秦国讲和,但主动将和就要付出代价。

然而现在韩国无心恋战,赵国国内大乱,赵军也无心恋战,时间一长连横必破,黄歇怎么会看不懂这些!

“如此,我上奏楚王派人出使秦国。”

楚国令尹黄歇心中清楚,必须在连横大军分崩离析之前彻底退秦军,否则楚国还要和秦国展开一场血战。

秦国咸阳宫,秦王嬴稷坐在自己的王位之上,四国连横大军挡在秦军面前,如果不是武安君白起在,或许秦军已经败了!

现在赵国内乱,赵王赵括刚刚登上王位,这是秦国进攻赵国最好的机会,可惜之前谋划不得当,让秦军主力困在秦楚边境。

秦相范睢此时还在齐国,秦王嬴稷现在没有人能够进行谋划,不过嬴稷毕竟是秦国君王,心中已经开始谋划如何从秦楚边境将秦军主力撤回。

楚国的几座城对秦王很有吸引力,但相对弱赵的国策来说,这几座城对秦国没有什么意义,如果赵国大军被击溃,这几座城不是手到擒来,到那个时候谁还敢连横抗秦?

“启奏我王,楚国特使觐见。”

就在秦王嬴稷心中琢磨如何停止这场毫无意义,空耗国力的战争的时候,楚国的使者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