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赵风烈 > 第187章 赵括的布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括没有丝毫的迟疑,当自己做出决定的时候,就要立刻展开行动,迟疑则意味着失去,赵国现在不允许一位迟疑的赵王出现,尽管在赵国的大臣看来赵括的行动有些鲁莽。

但现在秦国的阴谋针对赵国已经十分的明显,赵括能够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这也是赵国的群臣想要看到的,有一名拥有主见的赵王,总要比懦弱无能强!

“报王上,上将军急报。”

就再赵括率领两千雁门铁骑飞驰向丹水大营的时候,来自前线的上将军廉颇的急报在途中不期而遇。

赵括接过上将军廉颇急报的竹简,秦国大军行动十分诡异,在丹水西面百余里的崇山峻岭之间和赵国大军周旋,上将军廉颇不敢贸然进攻,集结大军在稳步向前。

作为赵国目前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将领,上将军廉颇对于秦军对于武安君白起有着足够的警惕,在廉颇将军的眼中,秦国的军队就是狼群,一个不慎就会让自己付出代价。

但这次不同,自己的派遣出去的斥候并没有与秦国斥候发生正面冲突,每一次行动秦国军队完全都是在躲避赵军的行动,不断地将赵军向前吸引。

这就引发上将军廉颇的怀疑,秦军此举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战国四大战神这个称号是后世根据战国所有着名将领的功绩进行评价的。

在现在这个时期可没有这样的称号,白起也只能说是常胜将军,廉颇也只能说是赵国柱石,战神这个称号,也就私下恭维的时候喊一声,在庙堂之上几乎都不会有人用。

“传令大军加速前进。”

赵括心中清楚这是白起在诱敌深入,好在指挥大军的是上将军廉颇老成稳重,思谋远虑,换了一个其他的将领,很有可能贪功冒进,那个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一天一夜的急行军,赵括的两千骑兵终于在第二天抵达廉颇上将军的军营,当看到面前的赵军大营他,赵括提着的心立刻就放了下来。

连绵不断的大营距离丹水东岸的壁垒并不是很远,而且上将军廉颇选择的位置都有大路通向丹水,这就可以让赵国大军第一时间撤回到丹水壁垒。

“臣拜见我王!”

上将军廉颇没有想到就在自己刚刚收到赵王急诏之后不到半天的时间,赵王竟然率领两千雁门铁骑出现在自己的中军幕府之中。

“上将军,秦军情况如何?”

快步走进中军幕府,赵括并没有多说那些毫无意义的废话,现在时间十分的紧迫,在来的路上赵括的心中不断地构思着如何能够借助这次战争达成自己的目的,但在没有真正抵达战场之前,任何构思都是空谈。

“王上,秦军主力在我们西南方向大概三十里的位置,但再继续向前就是沟谷纵横的地区,很容易遭受伏击,楚国和魏国大军正面七十万大军,他们不可能有进展,这一战我们还需时日。”

上将军廉颇向赵括说道,尽管赵括在急报上说明楚国和魏国可能的动向,但这些都没有经过证实,没有经过证实的信息,只能是假设。

“上将军楚国和魏国可能不会继续这场战争,确切的信息是信陵君,春申君和亲相范睢在东都洛阳密谋着什么?楚国和魏国不可能和秦国结盟,但是为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可以选择做出牺牲,牺牲的就是我们赵国。”

赵括注视着面前挂在墙上的地图,上面很多新标记上去的痕迹,这是赵军斥候侦查之后上报的,很多地方都是沟谷。

“王上,从秦军的谋划看,他们正在等待自己的援军,如果秦国的援军从魏国边境过来,他们很可能渡过丹水,占领我们的丹水壁垒,这样就可以切断我们的后方粮道,这对我们很危险。”

上将军廉颇在地图上不断地指点着,这些位置是秦军最可能出现的地方,从这个地图上可以看出来,上将军廉颇一直都在做着防范。

“上将军,如果秦军从南线调遣三十万或者四十万军队,我们如何才能展开一次伏击,给秦军以重创?”

赵括看着面前的地图,上面沟壑纵横,但毕竟是刚刚抵达这里,对于哪里真正适合伏击,赵括心中也没有底。

“王上,这很难,秦军如果超过三十万,队伍将会超出数十里,没有任何的沟谷能够容纳这么多的军队。”

上将军廉颇不可思议的看着赵括,赵王赵括竟然想要展开对秦军的伏击,而且秦军的数量多达三四十万,这样的数量的伏击完全不可思议。

而这样的思想在整个战国末期这个时间,或许只有秦国武安君白起有这样的想法,有这样的谋划,而且现在看来这样的谋划不止一次,这一次武安君白起绝对没有想放走一个赵军。

“不上将军,不是伏击整个秦军,而是一部分,我们要让秦国知道,进攻赵国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谋划赵国是愚蠢的行为。”

赵括摇摇头,赵国现在没有能力像秦国那样展开这样一场战争,但赵括的目的是要秦国付出巨大的代价,让秦国军队知道进攻赵国绝对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

“王上,如果只是展开骚扰,那么我想这个谷底很合适,秦国军队进攻丹水大营这是必经之路。”

上将军廉颇在地图上指着一条巨大的山谷,这是从南部向丹水东岸进攻的必经之路,否则秦军就要绕很长一段路,必经之路往往就是埋伏的最佳地点。

“上将军,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欺骗秦军进入到我们的伏击圈,这一点很重要,秦军的斥候一定在四周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赵括看着地图上的这条深谷向上将军廉颇说到,必须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将大军部署在这里,如果早了很可能被秦军发现,如果晚了很可能被秦军的先头部队冲过深谷,那个时候就不是伏击秦军,而是如何面对进攻丹水壁垒。

这需要赵括和廉颇好好的谋划一番,这也是决定这场战争的关键,赵括深深知道此时此刻秦国武安君白起也一定在地图前做着谋划,谋划如何吃掉赵国的这三十万大军。

现在赵括唯一的优势就是秦国人不会想到赵括已经知道一切,不会想到赵括正在谋划如何伏击秦国大军,即便是战神白起也不可能想到这一点,毕竟白起也无法摆脱战国时期的兵家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