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青春 > 致那远去的青涩年华 > 第38章 烟雨桃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还有上午我已经讲了,梅雨季节的形成原因。”

“这节晚自习时间我再带着大家巩固一遍。”他又紧跟着道,“梅雨季节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初夏时节双方势力不断较量,你退我进,你攻我守形成的很长一段雨带徘徊的期间,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也指在由初夏至盛夏的季节过渡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不断增强中,其西北边缘的暧湿气流与北方的弱冷空气在江淮一带交锋对峙所形成的雨带。”

戚小冰看着黑板,老师又在详细地讲:“冬季风的形成原因是:一月份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被控制在亚洲高压的势力范围下,而强大的亚洲高压与赤道低压、太平洋低压之间,则形成了势力强大、干燥寒冷的偏北风,这就是冬季风。到初夏时——你们看(他边讲边用红色粉笔在中国地图东南边连划数圈,又一个箭头温和的冲出来,直指大陆)亚洲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暖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高压的西部边缘以东西风吹到亚洲的东南岸,这就是东南季风。当然还有西南季风,由于西南季风只影响到我国的西南区一带,所以在此我们不作重点讲,以后会再讲。(这时他将红线徐徐向上升)在随着暖湿的东南季风渐渐势力加强,(他笔下的红线也加粗起来,如同狰狞的带血的箭头直逼向上)勇猛北上与盘踞已久的冷气流相遇,就产生了交界面,这个交界面呢就叫锋面。在两种不同的季风交锋中暖湿较轻的空气被抬升到干、冷又较重的空气上,在抬升的过程中,(他的手配以出神入化的抬升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水汽变冷凝结,形成降水,这就叫锋面雨,锋面区域往往出现一片降水较多的雨带,这就叫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徘徊的地区就会阴雨绵绵……”

“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梅雨锋能维持稳定多长时间,梅雨就能持续多久。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因为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易造成霉菌大量繁殖,危害人畜健康。因此也有称之为“霉雨”的。但霉雨不好听,就改为梅雨,也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雨中梅林,一字之差,就让人对这个雨产生了暇想和憧憬,又多么有意境。”

下面的学生都是一笑,老师清咳了一声,接着往下讲:“当副热带高压再次北抬,锋面移到北纬25度附近时,暖湿空气越过江淮一带,北方冷空气也开始北退,梅雨期结束。待到冷暖空气再次相持在黄河流域时,北方雨季又开始了。”

“正常的梅雨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畜的正常生活,但若降水时间过长或出现暴雨,则容易造成水灾。”

“梅雨锋面从长江中下游延伸到日本南部,形成多云、多雨、多雾、多雷暴天气,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特大暴雨相间出现,在东海、黄海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带上,梅雨锋附近的海雾和大风,对海上航运和渔业生产也极为不利,海面能见度极低,常常出现锋面气旋,加大海面风力海面,就很容易出现海上灾难。”

下面的学生纷纷点头,好象每个人的眼光都有着非凡的穿透力,从窗外的雨就知道高空正在风云变幻,也为地理老师讲解的透彻而不由赞同点头。

“好了,今天晚上我插了这么一点,现在剩下的自习时间同学们看书。”讲台上地理老师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说了这句话,然后向教室后方看了一眼,脸上微微含笑,习惯性又径直向后面走去。

能和地理老师有共同语言的学生很少,恐怕只有蔡文一人,蔡文非常好学,几乎每位老师在自习课巡逻时都走不到完整的几圈,因为一走到后面就被卡住了,好象那是个固定的卡点,需要解释半天才能通过。清傲的地理老师更是如此,甚至经常还会逗留半个自习,颀长的个子经常弯腰讲累了,还会自己将讲台上的独凳搬下去坐在她旁边讲。杨梅经常嘴撇撇着小声咕哝:“地理老师就会给蔡文开小灶!”蔡文的勤学好问,最后形成了习惯,导致现在经常一上自习,地理老师一进教室,就叫学生们看书,不懂的问他,可常常别的学生还没举手,他的目光已先穿越所有的空间直射向教室后方,然后径自走向后方。当时蔡文的提问有时也有好处,只要地理老师认为她的问题很有代表性的,他会随后在班上集体讲。的确不好学的学生也没有那么多的问题。蔡文的好学是有目共睹的,她不仅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完美完成,而且还有各色各种的地理复习参考书,她能拿着很多习题集,有的习题集的封面别的同学见都没见过,提出无数的同学听都没听过的问题,有时老师还没讲的课程,她的问题已经出来了,令她的同桌查芳总是暗暗地翻着白眼很是不屑,也令后排的男班长郭建海汗颜,因为郭建海的数学很好,所以也经常成了蔡文的数学老师,但他的地理并不好,可他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那么多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