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暮府晨钟 > 第17章 不一样的饭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宏饭庄是本地很有名的一个饭店,坐落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街上。门朝东,取意“紫气东来”。

新宏饭庄门脸儿敞亮,底层一溜儿三个大开间,跟左右邻居一比,差距甚大,有点儿鹤立鸡群的感觉。

饭庄整栋楼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一层是雅间儿,下面一层是堂食和大厅。饭店正大门的门楣中间挂着黑底木匾,上写四个烫金大字——新宏饭庄,木匾边框花团锦簇,精致的手工镂空牡丹花,点缀其间。站在大门口仰头观看,饭店招牌雍容华贵,高端大气上档次!

饭店老板是个汉民,但却能做出一水儿的道地清真菜,别人不明就里,老食客却能历数老板的种种传奇。

原来,老板解放初期隐瞒自己民族类别,通过走后门,经常到县里的清真寺帮厨。这个人不但勤快,而且喜欢琢磨,只帮了两年厨,就学会了一些做清真菜的手艺,从一个洗菜、切菜的小杂役,变成了掌勺的大厨。经他手做出的菜品,不但继承了清真菜的老滋味,还不断开发出新品种,经常得到寺里众阿訇的交口称赞。时间长了,他的名声就翻出寺墙,在当地回族厨师圈子里占到一席之地。再往后,他还信了教,这样一来,自己在清真厨师界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解放后,老板接茬在清真寺又干了几年,眼见着身边朋友靠开饭店挣了钱,他自己也动了心思,随之辞去清真寺的工作,选定此处先开了一个小吃店。

毕竟现摆着十几年的手艺,菜品质量自不必说,再加上价格实惠,味儿好量足,小吃店的生意日渐红火。

生意好了,挣钱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只用了三年时间,他就把现租的门脸儿买了下来,随着客人越来越多,又把左右两边的门脸儿也盘了过来,盖起来这栋两层小楼。

走进饭庄,门的右手边是个收银台。现在负责收银的是老板的第三任妻子,30多岁,圆脸,高鼻梁,眼睛很大,眼珠深陷在眼眶里,笑起来眉毛就成了月牙儿,身材匀称凸凹有致,透着一股异域少妇的韵味儿。

老板娘往收银台后面一站,登时为饭店增色不少,捎带着为饭店招揽了更多生意。俗话说:秀色可餐!老板娘虽说没有倾城之色,但也能增强客人消费的欲望。

饭庄大厅里摆着九张方桌,每个桌旁边都放着四把条凳,据说有几把条凳,自打这个饭店开张,就已经为大家服务了,可算得上是店里的老伙计。

往里走,是一个楼梯。楼梯后面就是厨房。

顺着楼梯可以直接上到二楼,因为中间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看上去楼梯有点陡,好在楼梯不宽,一边靠墙,一边还有一条装饰着的回族饰品的木质扶手,比较安全。

二楼楼梯口正对走廊。狭长的走廊把二楼分成两个区域,一边儿是雕花窗户,窗户正对后面小街;另一边儿是雅间,分别写着201、202、直到211,共11个。雅间的装饰充满异域风情,拱形门,门楣上贴着一个清真寺的浮雕,浮雕下面是数字,里面大小不一,有的能坐下十多个人,有的只能容下三、四个人吃饭。

就在姬升耀家被法院查封过后的第五天傍晚,饭店来了一位常客,县法院的古院长。古院长大名叫古途,据说祖上是个游牧民族,不过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

在这个偏居祖国一隅的小县城,古院长可算得上是个人物。他也是当兵转业到紫霄县的,大高个,一米八零左右。

老话说:心宽体胖。这几年,古院长在美好生活的滋润下,身体日渐发福,体重一度超过了220斤,经过不断努力,现在终于把体重控制到了210斤左右。

古途皮肤白皙,一张堆满虚肉的圆脸,看不到丁点儿骨头,像个久经风月的韵妇,虽无弹性,但也遮了百丑。他眼睛不大,还总喜欢眯缝着,外人打眼一看,还以为在笑,面相上透着和善,即使再尴尬的场面,只要他的嘴角稍稍一翘,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双方变得和和气气。

好面相为他赢得一个好人缘。只要熟人都愿意给古院长打个招呼,尤其是饭店的小老板娘,只要是古院长驾临,她必会亲自侍弄,跑前跑后的招呼伙计端茶、上菜。

今天也不例外。古院长一进饭店门,小老板娘立马从收银台后面跑了出来,满脸堆笑打着招呼:“古院长来了,今天来的早啊。”

以往这个时候,古院长会喜笑颜开,总是想方设法往小老板娘身上蹭一下,顺势在屁股上、脸上摸一把。然后,老板娘就会娇嗔一句:“讨厌!”。再然后,古院长必然“呵呵”几句,带着满足且意味深长的笑容款款入座。

今天情况和以往不同。

今天,古院长来的时候没有跟班儿,自己一个人进了饭店,进来时低着头,脸上挂着像儿,一副满腹心事的样子。听见老板娘打招呼,他也只是抬起头,耷拉着眼皮,根本没有正眼瞧站在面前的小尤物,嘴里低沉的问了一句:“二楼有没有雅间,小一点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