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这是个假的唐朝 > 第139章 僵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无怪乎徐宗望会如此生气,郑潜的金牌丢失,是已知丢失非四面金牌中最早的,也是如今看来青州案中最可能的这面!

大概郑潜也认为这次青州案中的那面金牌是他丢失的那面,故而现在一把鼻涕一把泪,牢牢抓着徐宗望的裤腿,道:

“姐夫,潜一时糊涂,你放过潜吧——”

“你滚!”

“滚出去,丢人现眼的东西——”

徐宗望没有答应宽恕,可他一句丢人现眼,却把郑潜说得眉开眼笑,如听仙音。

他可不傻,能让徐宗望留在书房里坐谈的人,身份绝不仅仅是他腰间悬着的那面银牌那么简单。

一句丢人现眼,虽然说明了他此刻的狼狈,辱没了徐宗望的脸面,可反过来,不也同样说明了坐在一旁的孔青珩有资格看徐宗望的没脸?这可不是寻常属下能够坐视的。

而徐宗望只是赶他离开,却没当即发落,不就昭示了这件事暂且被揭过了嘛!

发过脾气的人都清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和打仗一个原理。

“滚,这就滚……”

麻溜地应着,郑潜躬着身子退出了书房。

那几根干柴还在他背上一晃一晃的,又沾了茶水的缘故,随着他狼狈的背影,不时就“啪哒”掉几滴下来,落在他下身的褐色锦裤上,好不引目。

郑潜哭哭啼啼地来,眉眼带笑喜滋滋的走了,就是那身上的狼狈也毫不在意。

然而,屋子里的徐宗望和孔青珩的眉头却是不约而同地皱得越发紧实。

在青州案发生前,确认丢失的金牌已有三面,可案后,范忠名同样也丢了金牌。

相互之间究竟有无内在联系?

如果青州案这面是郑潜丢失的那面,那随后发生的这三起又是为何呢?

或者说,

这些金牌的丢失究竟是在为青州案做掩护;

还是,青州案其实只是这些金牌丢失案中的一环?

前者是出于掩饰青州案金牌的真正主人,后者,藏着更大的图谋。

孔青珩下意识地与与徐宗望对视一眼,面上皆露出了分苦色。

无论是哪种可能,对于六扇门都不是件好事。

“白郎君,让你见笑了。”

徐宗望面上浮现出淡淡的无奈,轻声道。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轻笑了下,孔青珩也没有多说。

他很庆幸,他的娘亲出自皇族,所以,攀炎附势也轮不到他家,而阿耶孔家,更是满门烈将,并且与他父亲明面上断绝往来。

恐怕世上很少有人能有他这样宽松自在的环境了。

“现在就要看第五面了。”

徐宗望又苦笑着补充了句,目光里的复杂已然不再掩饰。

“是啊,还有第五面。”

孔青珩沉思不语。

是夜,

六扇门的钱捕头与钟捕头两位金牌捕头到。

结果——

金牌无碍!

僵局!

有金牌的捕头无法信任,没有金牌的,也未必值得信任。

更关键的是,由于没有别的金牌丢失,原先企图借机判断出究竟是为了青州案做遮掩,还是另有图谋,也变得无从推论。

徐宗望与孔青珩,唯有相顾无言。

次日。

“你在烦恼?”

在庄子的从院里,姜清练完了自日出第一道光始的闻鸡起舞,伴随着晨曦,还有蒸腾的露珠,大地似被唤醒,熏熏然,雅致美丽非常。

再添上利剑的光泽,灵动的身姿,更是一幅绝美的画卷。

绣口一吐,便是整片河山。

长剑一挥,便是天地毓秀。

然而,这唯美的一幕,坐在假山上的孔青珩却是无暇他顾,他蹲坐在院中假山最高的那块石头上,眺望朝阳,托腮沉思。

收了剑的姜清瞧见假山上那简直要化做石子的孔青珩,出声淡淡询问道。

“你怎么看?”

孔青珩低声问道,他这句话说得无头无尾,但他知道姜清一定能听懂,同时,他也相信,姜清一定能看到他所看不到的东西。

这是一种盲目的信任,但莫名的,他就是对姜清,或者说时姜清这张脸有种无法自控的盲目信任。

“世人常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何不收于一席?”

“你相信吗,世上所有的巧合都是环环相扣的预谋,但预谋的最初,它一定是场意外。”

“如果你执着于青州金牌案的始末,不如想,时间是会变化的,幕后黑手也是,他同样无法预料未来的所有发展,所以,他只能不停的穿针引线,将事情往他所希冀的方向去引导。这个过程,便是你们博弈的过程。”

姜清说得有些玄,但又似乎将孔青珩的困惑道明。姜清说完,人就离开了,只留下孔青珩独自仰望朝阳。

隐隐,孔青珩觉得姜清说话的口吻和苏娘子有些像,但细细去回顾,苏娘子总是在引经据典,姜清却仿佛更为轻松写意。

这些没由头的东西,将孔青珩本就混乱的思绪搅得更乱了。

但他偏生知道,姜清已经给他脑袋里的乱麻剪去了一个线头,只要他顺着线头往下拉,再纷乱的线,也终将化成两根独立的线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