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风行录之风将起 > 第五章 初至安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反常

年轻时游历四方,所见之人形形色色,这些年的宦海生涯,亦让其阅人无数,李中恳自认也算见多识广,却从未见过如面前这般奇特的少年人。

明明生得极其俊美,气质亦是分外出众,却似美玉蒙尘,不仅不会引人注意,甚至还会让人下意识将其忽略掉;明明十分真实地站在自己面前,却让自己觉得遥隔天涯,难以触及;好像融于这方世界,无处寻觅,又好像并不属于这一方世界,而是独立于一方世界的另一份缥缈;似乎超脱世外,洒脱淡泊,又似居于高位,尊贵得难以想象,让人不由自主生出仰视之意。

这种矛盾奇特却又让人生不出半分不协调之感的神秘气质,让李中恳觉得自己儿子领进县衙的少年好像一个谜,一个无人能解却又吸引着人忍不住想去接近,去解开的谜。

所以这位平日里沉稳刻板的县令大人竟一时呆立在了原地,死死盯了萧风半天。

李云当然不知道自己父亲现在的想法,他只是看着目光有些呆滞的父亲觉得有点丢人。

于是他甚为尴尬地清咳了数声,见自家父亲一点反应也没有,又用力扯了扯李中恳的衣角,这才将失神的李中恳扯得回过神来。

微微嘘出了口气,李云偷偷拿眼角瞥萧风。见萧风仍面色平静,这才完全放下心来。

萧风年纪虽小,可尝了之前的苦头,李大公子是万万不会将萧风看作孩子的。

表情变得颇为严肃,李云郑重向李中恳介绍,“父亲,这位是孩儿在外游历时结交的好友,萧风。几天前,萧贤弟来信说恰好要路过安阳县,孩儿甚觉欢喜。今日特地邀了他在安阳县四处逛逛,了解风土人情,以尽地主之谊。”

萧风暗中撇了撇嘴,尽地主之谊尽到县衙来了,这份心也是有点问题。面上却仍旧一副平静淡然神色,上前躬身行了个晚辈礼,道:“小侄萧风,见过伯父。”

他并未称之为县令,自然是以李云好友身份同其父打招呼。在别人看来,似乎有点套近乎的意思,不过在萧风看来仅仅是礼貌而已。

毕竟这天底下应该还没有值得萧风套近乎之人。

即便真要套近乎,一个六品县令也着实不值得。

溪风帝国的地方官僚管理体系分郡、县、城三级,其中含十郡一百零八县及数千城池。

所以,一个六品县令听着似乎不算什么,对一般人来说,却绝对不算什么小官。

可惜萧风是飘缈楼主,掌控着几乎对整个江湖都了如指掌的飘缈楼,无论实力势力都是让绝大多数人望尘莫及的。

所以即便是皇城中那些大人物们亲至,在萧风面前也不一定够看。

李中恳并未意识到自己儿子话语中的问题。倒不是他粗心到了这种地步,而是因为他想到了另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萧’姓似乎是皇室大姓。而以这少年的气质,若真是皇室中人,其地位定不会低。虽然他并不认为皇室主脉中人会不辞万里来这偏远边境,可若面前的少年是个例外呢?想到这儿,李中恳倒没急接下萧风之礼,反而面色变得有点古怪。

萧风似乎能看出李中恳的心事,浅笑解释,“小侄之‘萧’并非皇室之‘萧’,伯父不必太放在心上。”

被揭穿心中的想法,李中恳怔了怔,倒未流露出什么尴尬的表情,笑道:“原来如此,倒是伯父多心了。快请进!”

说到“请进”时,他猛地意识到这儿是县衙,不由抬头瞪了眼李云,轻斥道:“怎么将人家带到县衙来了,如此失礼?”

李云讪讪一笑,不知该如何作答。他总不能说是想偷溜进来的,却没想到您这么晚了竟然还在。

倒是萧风再次出面替李云解了围,“这可是要怪小侄了。今日偶听李大哥提及桃苑居命案之事,心中甚是好奇,这才冒昧前来,望伯父勿怪。另外,小侄虽资质弩钝,自认也有几分能力,若伯父不弃,小侄亦愿尽绵薄之力。”

县衙办案本是机密之事,一般人哪有当着县令的面儿堂而皇之提出这种请求的。

不过好在萧风一来年纪尚小,李中恳即使心中不愿,也只会认为是小孩子胡闹,不会过多计较;二则萧风接下来也要插手此案,李中恳知晓此事在所难免,与其让李中恳当时蒙在鼓里,事后知晓了疑神疑鬼,还不如如今挑明了来得轻松。

利人利己,多好!

李云当然不知道萧风心里的弯弯绕绕,一听到萧风这般诚实之言,脸唰得就白了,心中暗道:“死定了,死定了!萧贤弟呀,你说你聪明一世,怎么这时候犯糊涂呢?这不是明摆着找骂吗?”

李中恳也愣了愣,没想到萧风会说得这般大胆且坦然。

不过当看到萧风那张漂亮却十分稚嫩的笑脸时,他蓦地就‘悟’了。哪个小孩子不会胡闹呢?自己像面前孩子这般大小时,不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吗?况且这个孩子要比自己当时听话得多,也坦白得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