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剑豪世尊 > 第九十三章 江湖多高手 少林乃巅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三章 江湖多高手 少林乃巅峰

自梁武帝时菩提达摩东渡中土,初学佛陀小乘禅观,后遇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后被尊为西天二十八祖,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从此,少林名重一时,成为禅宗祖庭。

及至唐朝,自十三棍僧救唐王数百年以来,少林寺在武林中泰山北斗的地位,便屹立不倒。

光阴飞逝,王朝兴替,武林风水轮流转,江湖风波平又起,一缕青烟烧不尽。少林寺那巍峨雄伟的寺庙高耸入云,空明寂寥的梵音潺潺不绝。

为何少林寺能叱咤江湖武林数百年,屹立不倒?

只因少林寺里藏着卷帙浩繁的佛学典籍,浩如烟海的上乘武功心法。

还因为少林寺无论修佛习武,但求精进,更是以木鱼来督导勤勉,晨钟暮鼓。

而其他武林门派或追求练习至高武学,或追求锻造至强兵刃,或追求修炼飞仙丹药。

是以,没有任何一门派能似是以少林寺这般,人才辈出。

所以,其时有人说,“向来异域多高手,中原从未失巅峰。”

这句话是说,武林中兴起的高手源源不断,但是高手中的高手,断然还是在这少林寺中,这个“中原”二字的精髓就在少林寺,因少林嵩山地处河南,正是中原之地。

然而近十年以来,少林寺的香火确实淡了些,是因为锻剑城的兴起,江湖文人剑客以“剑”为道,追求宝剑似乎成了一种江湖浪潮,借此机遇,便将锻剑城推上了潮头。

现任少林寺方丈法惠,六十岁年纪,已任方丈十五年,按当年的年纪来说,绝对算是青年才俊了。

法惠在四十岁时便通晓佛门各类佛法,诸般武艺,那一年他同少林寺七位师叔辩论对谈,也可算作少林寺内,舌战群佛的经典佳话了。

是以五年后,其时任少林寺前方丈相生大师,便退位让贤法惠大师,法惠大师励精图治,佛法高深,武艺绝伦,便在江湖奠定了不二的声名地位,就连最为桀骜的枭雄人士,提到法惠的名字,也不得不敬畏三分。

这日傍晚,法惠方丈在大雄宝殿打坐修行,一小和尚来报,木石山人来访。木石山人叫张啸霆,字濒生,别号木石山人。五十多岁年纪,于诗、书、画、印都有极高造诣,上一次拜访少林寺还是五年前。

法惠方丈修行极高,早已喜怒不形于色,但这位友人来访,也不禁喜上心来,当即亲自出门迎接。

少林寺在时人眼中,自是眼高于顶,能得当今少林寺方丈亲自出门相迎,其分量可想而知。

法惠接了张啸霆,二人在厢房叙话。

烛灯如豆,已点了香,上了茶。

法惠方丈身体微胖,中等身材,虽以六旬,灰袍芒鞋加白袜,看起来甚是年轻清爽。

张啸霆虽然是个文人,其相貌却似赳赳武夫,身材高大粗壮,鹰鼻如勾,目光炯炯。

张啸霆见法惠方丈桌上正摆着笔墨,上前一看,正是临摹的临摹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便点评道,“逸少(王羲之),书中之龙也。而大师参悟佛法,更是悲悯天地众生,这《十七帖》在大师笔下,质朴无华,绝无雕饰,倒多了几分慈悲之感。”

法惠笑道,“濒生夸奖了,老衲于习字却无天赋。”

张啸霆放下字,说道,“少林寺近来颇不宁静,恐让大师烦心了。”

法惠叹一口气道,“自锻剑城武林大会以来,牧花城城主花如影现身锻剑城,师弟法能也命丧这妖魔手下,唉,确实诸事烦忧,老衲恬居少林寺方丈,却是抛不开这些红尘俗事,哪里比得了濒生,遨游山水,诗文为乐。”

张啸霆颇感气愤,说道,“这魔教实在太过嚣张,居然敢动少林高僧,我知大师素来慈悲,但须知没有霹雳手段,哪来菩萨心肠,连如来尚做狮子吼呢!”

法惠说道,“法能师弟性子暴躁,我对他多有劝告,终于还是未避过大祸。只是色相佛缘,皆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皆随因缘聚散而生灭,是故佛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参悟生死,本是我佛门要旨,阿弥陀佛!”说罢,双手手辑与胸前。

张啸霆也跟着辑手,说道“大师果然佛法高深,只是除魔卫道,也是我佛慈悲。数十年来,都是少林寺召集武林群雄,召开武林大会,这锻剑城强出风头,未免喧宾夺主,听说现任锻剑城城主,已易主王锡善,且被尊为武林盟主。有大师在此,王锡善怕是老糊涂了!”

法惠淡然一笑说道,“锻剑城这数十年间,在江湖上声名鹊起,王锡善先生被江湖朋友推举武林盟主,倒也无不可,只是连日来,江湖同道的朋友听信了那日武林大会上,花如影之言,说天寒剑在少林寺中,群豪要少林寺交出天寒剑,共同抵御牧花城,此事若是王盟主能从中斡旋倒是极好,我少林要那杀人凶器天寒剑来作甚呢?”

张啸霆听言也很是气愤,说道,“依我看,这些江湖群豪,对付牧花城是假,想抢夺天寒剑倒是真,只是这天寒剑究竟有甚威力,竟让天下人这般痴迷?以少林寺的威名,要那天寒剑又有何用?唉,世人不明,多说也是无用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