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轼也因为一贯所站的立场,再加上当时的他是元人的领袖,所以被贬的理由很简单,被诬以前起草的文件中有讥斥神宗之语,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争的牺牲品。惠州地处岭南,气候温暖,一年到头甜瓜香果不断,其中以出产荔枝、龙眼、柑橘、杨梅等超甜果类出名。在别人眼中的岭南烟瘴之地,但在苏轼眼中却是洞天福地,他到此如游鱼得水,大饱口福的同时心满意足地赋诗一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有人说苏轼这首诗是故意写给打击他的人们看的,意思是你们把我贬到这瘴气弥漫之地是希望我死,你们瞧瞧老子日子过得滋润着呢,至少天天有新鲜荔枝吃,你们想吃都吃不着!因为有荔枝相伴,苏轼在惠州度过了甜美的三年,惠州给他的记忆亦是美好的,正如他在《定风波》里所写的那样: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后来苏轼第三次被贬儋州,原因更简单,新为了将旧元人赶尽杀绝,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清洗,所有被贬外地的元人,根据贬所再向更远之地贬一次,目的就是让他们永无出头之日。因为苏轼在旧中的地位,当时就已经被贬广东了,再远只能出海,因此他被贬到了海南。62岁的苏轼远谪海南儋州。海南在那个时期还是穷山恶水,年过六旬还被贬往那里,简直是灭顶之灾,尽管环境这样艰苦,苏轼依然豁达乐观,他在海南还教了一个姓江的学生,并为这个学生作了半首诗,说等这学生金榜题名后,再续上后半首。他那个学生也没有辜负他,成了海南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士。罗曼?罗兰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伴随着沉浮,经历了多年人生挫辱的苏东坡,也清楚的看到斗争中不可避免的阴暗、卑鄙和险恶,感受到人生的无奈。对世情冷暖的渐趋洞察,使得他在困苦的生活中,一直保持着开朗乐观的精神面貌,我们来看看苏轼被贬期间都做了什么。除了大量创作诗文创作之外,概括下来就是:起居郊游、吃喝玩乐、书画创作、找养生配方、婚恋传奇、修瑜伽、炼丹药,撰文写诗赋词,可以说苏东坡活得满满当当、不疾不徐。苏东坡生活困顿,就亲自在家后东面的一片坡地上开荒,并为自己取号为东坡居士。他到江上捕鱼,雇一小舟,与渔樵为伍,得意地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还是个资深吃货,着名的东坡肉、东坡肘子,都是他发明的做法。他有时也会臭美,戴上他亲手缝制的东坡帽招摇过市得意洋洋。他被贬官到最远地方是在遥远的海南岛,那里瘟疫横行、人们愚昧不堪,他教他们挖井,给他们熬中草药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