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那可是名侠客 > 第284章 刺杀(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蜀王在成都现身的消息那可算是一个轰动性的新闻了,这消息没有靠天机阁来传播,消息源似乎是来自江南,具体是谁那也不清楚。

听闻蜀王是个十几岁的年轻人,似乎还未及冠,这可就是让众人感叹一句英雄出少年了,想象中的那些非议似乎并没有出现,不过也有可能是天机阁严格把控民间谈论的内容的缘由,总之李重霄的评价是越来越高的。

毕竟李重霄一到地方,就剿灭了当地最臭名昭着的贼人组织,还是拥有修行者的一个小宗门,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整顿措施从蜀王府中发出,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似乎让蜀地渐渐的开始焕发生机。

人们自然对于蜀王评价高不是来源于他的年纪小,当上大汉的王爷,必须要有你相应的成果拿出,人们惊讶于这个年纪轻轻的大男孩,竟然受了封王,还宠辱不惊,能够极快的把控住自己治下之地,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唯一出现的非议,大概就是李重霄封王前的身世不明,几乎可以说是查无此人,不免让人怀疑。

该不会是皇帝的私生子吧?这样的声音也是传了出来,只不过没有人聚集起来求证,也就没有了下文,不过这样的说法倒是传开了,人们这么一想,倒也是合理,没人提起不代表无人认同不是?

来自秦楚魏三地的邀请纷至沓来,秦王刘鸿,楚王刘卬,魏王刘毅皆是发出了邀请,尤其是秦王刘鸿,亲自派来了使者,送上了黄金百两,王架十骑,连同玉饰的马车也是五辆,作为见面之礼。

使者是一个器宇轩昂的书生模样的男子,手中折扇不停,腰间配有一柄雕纹豪华的剑,整个人给大家的感觉那就是一个词:气派。

大汉封七王,由于几十年前的那段混乱时日,赵王刘淳的小儿子也就是当今天子刘钊应天下之势登基,赵王的位置就一直由刘钊把控,未曾托付给其他人,便一直空缺了下来,不过赵地倒是直接成了王畿之地,这也是一种办法。

除去赵地,余下六地,尽管秦地地偏,但是架不住秦地地广,而且由于当年镇北军西线的残余问题,秦地的兵马那可是相当的有威慑力,当然也与秦地子民的剽悍分不开关系。

秦王算起来还是刘钊的表兄弟,当年他的父亲由于与刘谐争夺帝位最终失败,被放逐秦地,还打成了残疾,最后不就便郁郁而终,刘钊上位之后念及叔侄之情,力排众议,让那一辈的王位都得以世袭,所以现在六王之中,真正还是那一代人的也就只有齐王这个富庶王爷了吧,齐王年事已高,只是维持着治下的平稳而已,要论英气逼人,年青一代之中,秦王绝对当属第一位。

只不过平日的秦王并没有多少动作,不管天下对于政事较为关心的那群人如何评价秦王,秦王总是一副低调的模样,谁也不懂秦王究竟在酝酿着什么。

像是楚王与魏王似乎只是送来了书信,秦王的殷勤是李重霄远远没有想到的,但是李重霄说到底还是对于政治一知半解,他到了王府之后不管多么的勤奋,也只是在做些他从书中学到的事情,具体效果如何,还要打一个问号。

李重霄明白自己的当务之急那就是寻找可靠的帮手,孙世卿在自己即将出山之前曾经与自己有过长时间的对话,大概便是给他分析了一下当今天下的现状以及天下今后的发展,李重霄尽管对于孙世卿这个人评价不高,但是孙世卿的才学那是李重霄绝对要尊重的。

当日竹庐下的对谈,让他生出了一种刘玄德三顾诸葛卧龙,而孔明为他三分天下的感觉。

大汉要乱……只是时间问题了。

似乎几十年前曾经钦天监流出了一条惊世骇俗的神谕,那是不是真的不得而知,但是据孙世卿所说,若是太子殿下没有展现出足够的魄力来掌控住朝堂的话,诸王争雄的事情绝对会再次发生。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今的诸王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群面临兄弟相残以及朝堂相争的困难局面了,放到当今的天下,诸王世袭,不说此举的正误,只是将诸王遣散这一步,绝对是给了诸王拥兵的绝好的机会。

看着桌上那由金丝线纹起的华美请柬,李重霄陷入了沉思。

“若是诸王争锋,依您看,谁最有机会?”那日的李重霄便是如此去问的。

石台上点着了燃香,清香的气息弥漫开来,将竹庐附近都填满。

林家鸟雀叽喳,虫鸣不断,倒是幽静无比。

然而两人对坐而论的却是与整个天下休戚相关的严肃话题。

石台上是孙世卿随手刻画出的大汉版图,工整无比,与李重霄脑海中的那张地图几乎没差,孙世卿只是捻起一条竹枝,写写画画就为李重霄分析了天下大势。

李重霄即将离去,直至前日,他还在书山学海之上饱读经文,他知道自己第一站便是要赶去被称为佛门圣地的普陀寺,所以提前预备一下,倒也能够让他不会闹出太大的笑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