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水浒之王族霸业 > 第104章 破落户的发迹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跟这种人在一个屋檐下住着,九条命也不够赔。”

林冲刚恢复,说不了太多话就气虚,王伦考虑是不是拿人参补一补,后来林冲的伤寒是不是这时候留下的病根?

王伦说干就干,趁了天晴套上马匹车辆去采买,眼看不到二十天就要过年,有些东西必须要买回来了,顺路捎带回了几味滋补药包,还有几支上好的河东潞州党参。

公孙胜得知这价格,试探道:“那这党参谁出钱,这玩意小一百多贯呢!”

“算我的,行了吧?”王伦抢白一句,屁颠屁颠跑去熬参汤,半路却被朱贵接去了,狠狠夸几句!自从有了朱贵,解放了所有人的味蕾。

公孙胜跑来偷喝两勺也是常事,连赞这钱花的值,王伦也考虑送知县的年礼要不要换成党参,二百斤猪肉灌肠显得有点高买低卖啊!

林冲感激得小口啜着参汤,和众人唠闲话,公孙胜怕宝儿染上王伦说的病菌,这几天一直在杜家养着。

“什么!?高俅这老贼有四个儿子?”

与脑海中的高俅印象不同,这个真实的高俅出生于书香门第,勉强算是吧,要不然也不会在元佑八年(1093年)能给苏轼抄书,而后被推荐给小王都太尉,这个神宗帝妹妹的夫君,现任官家的姑父,风流不检点,还好,这祸早些年死球了。

元符三年(1100年)成为端王的玩伴儿,随赵佶青云直上。

为提拔高俅这个善于钻营的可心人儿,赵佶也是费劲了心思,让高俅走出了一条混军功得升迁之路,这十几年间硬是混的赫赫战功,崇宁二年(1103年),崇宁四年(1105年)的对夏战事跟着刘仲武蹭,同年五月跟着林摅使辽,从三衙几个位置上一路飙升,最后坐上了风光无限的——殿前司都指挥使,俗称殿帅。

值得一提的是,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以及天子近军,一共十一位的高官,出于某种忌讳从未满员过,缺几个人,兼领两职却是常态。

殿帅高俅的官品,在政和四年(1114年)还被赵佶专门提拔,升为从二品,在节度使之上,而其他原本同级的,正四,正五品打发喽。

高俅在赵佶面前已经不能用红得发紫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