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韩驹(1080-1135)呢,小时好学,爱好诗赋,像许多学子一样,曾外出游学,听说苏辙贬谪在许州,就跑上门去拜访,苏辙看了以后,就称赞几句,作诗记此。但是呢,此时科举不考诗词歌赋了,你弄这些没卵子用,韩驹就跑去汴京找他老爹的好友,正得宠的内侍(宦官)贾祥。
陪王伴驾的宦官,在宋代可和前代大大不一般,如果不会十八般武艺证明自己有用,那永远只能做个普通的小黄门,而晋升的许可权,把握在宰执文官手里。而为提高这些人的文化水平,内侍从小阉割进宫,就要像普通学子一样学文学武,拓展自己的特长,希望有朝一日,能受重用。如童贯就是武宦官,延福五位就是主管修造的宦官,以及主持各局、所、作,陪王练书法、画画、玩花鸟的不一而足。
内侍贾祥主管的就是书艺局,画技很油叉,赵佶很爱之。后来,宣和殿刚建成(1115年),其正中屏应当画龙水。画史们所绘都不能令赵佶满意,就让贾祥主笔。受宠的人儿丰衣足食,风光无限,贾祥收留个老友儿子在家吃饭算个啥事?
有一次,赵佶就问了:你手里有啥人才?
贾祥就拿出韩驹的献颂诗,赵佶一看还不赖啊,就给了韩驹特许名额,应试舍人院,成绩不知道啥样,赐以进士出身,进入秘书省为官,赵佶,就是辣么随性~
王伦遇到的这位韩知州,也是来刷履历的,从布衣到一地知州,呵呵,不到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