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村助理 > 第131章 只要肯读书就有希望(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1章 只要肯读书就有希望(2)

林胭心念一动,期待地看着莫少兰。莫少兰却不说话了,只是微笑着对她勾勾手指,示意她去看她的电脑屏幕。林胭凑过去一看,倒抽一口冷气,下意识捂住嘴巴。

“这……”

电脑屏幕上是年度优秀的公示名单,她的名字赫然在列。

莫少兰笑着说:“我这就用红头纸把它打印出来贴出去公示了,过了公示期,你荣誉妥妥到手啦。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呢。挨个骂什么的,算什么?”

“少兰姐,你说得对。”林胭转嗔为喜。

“好了,又不是我给你的。是老程努力为你争取到的,还要经过组织部上报班子通过。你就等着请吃饭吧。公示期间低调一点,知道不?”

“知道。

苏小叶在福镇处理了一些事情之后,农家书屋那边还有一些收尾工作要跟,就到村里去了。

到了书屋,挨挨挤挤的,都是在做寒假作业的高中生。她微笑着,感到很高兴。虽然这个画面和她之前想想的不太一样,主要是读者群太年轻了,而且这些高中生以后都要考出去读大学,不一定回来的。他们在这个村里学到的知识不一定能够反哺家乡。

但一个村子只要有人看书,就有希望,不是吗?

她看见规章制度的玻璃框子在墙上歪了,走过去扶正。

黄桂花走过来:“我们按照你的建议,组织高中生做志愿者,让他们收拾书架,然后提供社会实践证明。大家都很乐意去做。”

“一毛钱工资没有也愿意?”

“他们都还在读书期间,对图书馆图书室抱有崇高敬意,就算不给钱也乐意的。如果去奶茶店打工又或者公司做实习生,又另当别论了。”

苏小叶眼睛弯成月牙:“就是这个道理。”

果然,临到书屋关闭之前,高中生们自动自觉把图书归位。

农家书屋毕竟不同公共开放的图书馆,对排检要求不高。只要保证图书码放整齐就行了。

苏小叶说:“每过半年,县图书馆回来更换一次图书。可别忘记了。”

黄桂花说:“我记着的。”

苏小叶说:“希望来年会有更多人到这里来看书,就当是个休闲也好。”

黄桂花说:“小叶,你来了之后,村里多了好多变化。”

苏小叶说:“时代需要,我顺势而为罢了。清泉那边组建的乐龄书友会,组织老人家看电影,我觉得这个方法也很好。等他办完了我借用他们的设备,也给村里老人放一场。”

黄桂花很高兴:“那太好了。天气冷,老人家要不呆在家里烤火,要不聚在棋牌室打麻将,弄点儿新鲜玩意儿给他们解解闷聊聊天。我们还可以买糖果花生,就当成新春茶话会办了。”

三言两语,事情说定,苏小叶离开黄村村委会,直奔渡头坐船过河,去看自己的小生意。

过了沙洲渡头,步行溜溜达达的,20分钟就到了南街。冬天天黑得早,夜幕低垂,冷风萧瑟,河上船少,街上人少。

远远地,苏小叶看到“无二CAFE”几个字立起来了,是她喜欢的天然风格。她欣然微笑,加快步伐走过去。

顾美玲在倚着门边和隔壁糖水店老板娘唠唠,见到小叶来了,打招呼:“小叶,你看看,我们这个招牌做得怎么样?”

“很不错,深合我心意。最近生意怎么样?”

“啧啧啧,真现实,进来看账本吧!”

顾美玲回身进了店。

店里生意不坏,那么冷的天气,坐了三五桌客人,其中还有两桌外国游客。

顾美玲边走边笑:“我们这儿名气可是传出去了。好多客人甚至还问我们有没有住的。”

“二三四层都还空置着,倒是可以考虑。只可惜申请办旅业的时机还没到。”

“我把他们的意见都收集起来。以示尊重。同时进行解释。他们都说如果我们成功开张客栈,将要当第一批住客。我这里设计了环岛旅游线路,和苏杭一起画成了手绘地图。他们来这儿取用。”

无二咖啡馆已成外地背包客到本地的第一站。

苏小叶说:“我们的目标是把这个地方打造成吃饭住宿一体的网红客栈。”

论到商业头脑,她不如顾美玲,但在重要的事情上她们拥有同样话语权。

“没错。我现在巴不得这十个月赶紧熬过去,可以快点拿到村官证。到时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来做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我的意见恰恰和你相反,趁着还有体制工作的保护,抓紧时间试错。这样还可以兜底。”

“小叶姐姐说得有道理。”

到了柜台,顾美玲拿出账本来,小叶接过,看见柜台处苏杭正在忙着做咖啡。她自觉不站那儿占地方,拿着账本坐在店东边惯常坐的软沙发上,专心致志翻阅起账本来。

苏杭做好了咖啡,送去给客人。

那个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问:“那边美丽的女人,你认识?”

中文生硬,某种热情,是能够跨越语种感受得到的。

苏杭顺着洋人目光看去,落在苏小叶身上。工作太忙,她瘦了一大圈,牛仔裤裤筒显得格外肥大,松松垮垮套在身上。冬日不见阳光,皮肤捂白了不少。倚桌低头,弯起长长的脖子,像天鹅。

苏杭微笑而有礼貌地说:“她是我们老板娘。”

洋人惊呼一声,不可思议到极点:“老板娘!那样的美女!”

“人人都这样说。”

“这是给你的,麻烦介绍我们认识。”

一卷美钞递到苏杭面前。

苏杭没有收美钞,礼貌也没有改:“其实你可以自己去试试搭讪,不过我劝你不要白费功夫。”

“她已经结婚了?”洋人是中国通,知道东方女人面相显小。

“那倒没有。”

“那就没问题了。”

洋人站起来,坐到苏小叶对面。苏小叶眉眼不抬,专注账本。

“老板娘,我请你喝一杯?”

苏小叶翻过一页,沉着地说:“对不起,我工作正忙。如果你想找乐子的话,可以搭讪那边的女伴。”

单人座椅上,几个大冷天穿短裙的女生已对洋人觊觎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