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北颂 > 第967章 赵祯的为君之道(今晚一更,明天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67章 赵祯的为君之道(今晚一更,明天补……)

寇季没有言语。

赵祯自顾自的继续道:“太祖、太宗、乃是我父皇,防着武人如同防贼。压的武人在朝堂上抬不起头。

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了我大宋被四夷欺辱,文官坐大,表面上一个个都是忠臣贤良,背地里却全是一些蝇营狗苟。

朕如今扶起了武人,眼看着武人帮我大宋开疆拓土,建立了无上功业。

朕眼中出现了许多跟太祖、太宗,还有我父皇不一样的东西。

朕以为,武人也罢,文人也好。

就像是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一长一短也不可。

应该文武相济,齐头并进。

如此,文人盯着武人,武人盯着文人。

只要朕把控好其中的平衡,不让其中任何一方坐大。

那朕就不用担心文人和武人会为祸。

也唯有如此,我大宋才能聚集起力量,做我们想做的任何事。”

赵祯话说的很长,里面的意思寇季也听明白了。

赵祯是告诉寇季,他能给武人的自由都给了。

如今文武刚好能制衡在一起,他也能安心的稳居在中庭。

但有一些话,赵祯没说,寇季却猜到了。

那就是赵祯很想给武人再放一些权力,让武人好好的维持地方的治安,免得百姓受难。

但他又害怕武人坐大,压制了文人,让大宋再次变成一个畸形儿。

如今,他正在自己的帝位和百姓们中间较量。

一边是祖宗基业,一边是百姓的安危。

赵祯确实有点难选。

寇季沉吟再三,对赵祯道:“其实官家不必老是将想法放在放不放权上。这种囧境最大的问题就来自于消息的传递上。

只要官家想办法加快消息之间的传递,就能大大的避免这种囧境出现。

如今从汴京城传令到古北口,需要七日。

古北口一旦发生战事,消息一来一往就是十四日。

若是官家能想办法加快消息之间的传递,将时间缩短一半,那百姓的危险就会少一半。

若是官家能想办法让消息朝发夕至,那无论任何地方发生叛乱,朝廷都会快速的派遣兵马将其剿灭。

到时候,只要不是我们自己祸国殃民,闹得百姓群起而攻之。

那大宋的江山社稷就稳如泰山。”

赵祯一愣,稍微思量了一下寇季的话以后,感叹道:“原来还可以这样……”

寇季笑着道:“官家应该学会跳出问题外,再看问题,必然有不一样的收获。”

赵祯深以为然的点头,“朕回头就让下面的人想办法加快消息的传递。能缩短一点,百姓们的危险就少一点。朕心里也就好受一点。”

寇季赞叹道:“官家不愧为仁义之君。”

赵祯哭笑不得的道:“得了吧。民间的百姓如今称呼朕为武皇帝,跟仁义挂不上半点勾。”

寇季失声一笑。

一个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仁帝,变成了武皇帝,确实让人忍俊不禁。

赵祯继续道:“朕打算将王曾、杜伊、王凯三人各打五十大板,四哥以为如何?”

寇季盯着赵祯,做出了一个聆听状。

赵祯笑着道:“王曾干涉枢密院兵事,罚俸半年。王凯和杜伊谎报军功,赏赐减半,将士们军功不折,但因杀戮过甚,命其监工半载,盯着那些俘虏们耕田。

两个关口每半载派遣两千将士充为监工,往复更替,直至五万禁军尽数轮换过以后,监工期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