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我能看见状态栏 > 第五章 起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比如控制人群,比如集中隔离。

回到酒店之后,孙立恩惊喜的看到了一条消息——距离云鹤市传染病院大约三十一公里外的一个酒店被开辟为了集中隔离点。这家酒店位于高新区,负责接待的是酒店周围的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

这是云鹤市的第一个集中隔离点,同时也是孙立恩一直期盼的一个好消息——现在有症状的患者增加速度太快,而对云鹤现有的医疗资源改造和新增治疗能力速度有限,pcr检测增速也相对较慢。对于这些疑似病例,一方面得不到核酸检测确诊,一方面又不能冒险让他们回到社区。

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将这些疑似病例进行集中隔离,然后等待核酸检测能力跟上需求后,再对这些疑似病例进行确诊转归。

开设一个集中隔离点很明显是不能满足现在云鹤对于隔离的需求的。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只要有了一个可以参考的例子之后,其他区域内跟进起来就要方便很多。

这家隔离点绝对不会是第一个集中隔离点,而集中隔离点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医疗资源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医生应该接受那些紧急的,需要医疗干预的患者,换言之就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但轻症患者也需要得到治疗——他们需要接受药物干预,和健康人群隔离,需要健康检测以防止他们迅速从平稳状态转入更严重的情况。

而这样的轻症患者,在有了完善防护设备的社区医院就能够得到足够的医疗支持。但现状却是,轻症患者也会被核酸检测为阳性,并且被送入定点医院,消耗原本可以用于治疗重症甚至危重症患者的医疗资源。

集中隔离点会是一个起点——一个临时建立的,用于分流轻症甚至无症状患者的分级医疗机构的起点。

这不是孙立恩的幻想,也不是什么毫无依据的社会空想。要想让医疗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应用,那就必须重新建立起一个可以胜任疫情期间特殊需求的医疗分流制度。在这个制度得到建立之前,哪怕再建五座十座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那也是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