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厨妃升职记 > 第四百零四章 梅凝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相对于正厅布置的尚算可以,左偏殿是一片杂乱,放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破桌子破椅子甚至还有生锈的农具还有断裂的砖块,像个杂物间,没什么看头,临夏又转去了右侧。

一扇房门,上面糊着的纸已经完全风华了,一碰就碎,推门进去的时候,那碎纸稀里哗啦跟着灰尘掉了她满肩。

这事间卧房,因为她看到了床。

和正厅一样,布置的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之处。

绣花的屏风,布料早就腐蚀了,上面绣制的花样看不清,不过屏风的框架保存的挺好,还镶嵌着七彩的珐琅,一看就很值钱,这里住过的人,从这扇屏风看,可能有点地位。

箱子衣柜什么的,都是空的。

不过在梳妆台的抽屉里,临夏居然找到了一枝小毛笔,手掌长,跟一把篦子放一起,篦子和笔杆都已经裂的不成样子了,笔头倒是保存的很好。

摸了摸,有些涩手,估计是灰尘的缘故,仔细看,这毛不像是普通的毛,黄黄黑黑都有,临夏在桌子敲了下灰尘,结果直接把已经干裂了的笔杆给敲崩了。

一个什么东西,从断裂之处,蹦了出来。

临夏找半天,才从墙角缝隙里,把蹦出来的那东西给捡了回来。

还以为是什么宝贝呢,结果只是一块黑黢黢的贴疙瘩,把指头长,细细一条,她拿拇指一擦,擦一手指头的黑,指腹感觉到了明显的凹凸感,这小铁疙瘩上好想还刻了东西。

“写的什么啊?”她眯着眼睛也没看清楚黑黢黢的上小铁疙瘩上写的啥,想了想自己进来归进来,东西还是别动了,于是想把小铁疙瘩塞回去,结果没拿稳,那疙瘩再次掉地上,似乎滚进了梳妆台下,临夏弯腰附身,找了半天没找到,放弃了。

把折断的小毛笔,断口处一按,摇摇欲坠的固定住,放回了原处。

那篦子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上头的花纹,似乎雕的是梅花。

只带了一眼,关上了抽屉。

又去外面几间耳房侧房走了一圈,依稀能够辨认出这些房间曾经的作用,不过荒废多年,如今也都是灰尘之家了。

外面的何嬷嬷,许是等的有些着急了,扒拉着门缝喊了好几声:“娘娘,娘娘。”

“来了,别叫。”临夏一步步往外走,那梅花开的实在茂盛,底下又全是杂草碎石,想着外头除了何嬷嬷也没人,索性足下一点,飞上了梅丛。

过屋檐的时候,她折了一枝梅花,稳稳落在何嬷嬷身边,她将梅枝送了过去:“给你。”

何嬷嬷却不接,西顾东盼的,看起来有些慌张:“娘娘,奴婢总觉得这地方怪怪的,瘆的慌,这里的东西咱们还是别碰了。”

“你不要?”

临夏看着那梅花。

“奴婢害怕,您看这里的梅花,开的张牙舞爪的,还有刚才在这等您,灌过来的风声,呼呼呼的,真的很吓人,您也别拿了。”

“瞧你那样儿。”

何嬷嬷几乎是哀求了:“您别拿这里的东西,把花丢回去吧。”

知道何嬷嬷胆小,怕真吓到她,临夏将那折下的梅枝,找了一处墙壁裂缝,卡了进去。

“咱们走吧娘娘。”

何嬷嬷在这里待的浑身发毛,极是不舒服,催促着临夏离去。

临夏有些后悔带她一起出来了,束手束脚的。

“走吧走吧。”

两人往回,离那一圈空置的宫殿远了,何嬷嬷才终于松了口气,有些话,刚才不敢说,现在忍不住了,压着声音,她靠近了临夏几分:“娘娘,方才您在里头,奴婢仔仔细细的把那匾额看来遍,那地方,是叫梅凝宫,奴婢听说过。”

“你这表情,刚才又急着催我走,这梅凝宫死过人?”

何嬷嬷一颤,声音压的更低:“死过。”

临夏不觉得稀奇:“这宫里,死过人的地方,多了去了吧?你至于嘛?”

“那是您不知道,梅凝宫发生过什么。”

“难不成,还闹鬼过。”

何嬷嬷脖子上的鸡皮疙瘩,直延展到下颚,脸色发白:“真闹过。”

“世上哪来的鬼。”

“您可别不信,这事儿当时传的沸沸扬扬过,只是时间太久,那宫牌破旧奴婢当时没看清,才一下没想起来。”

“说说,怎么个沸沸扬扬?”

何嬷嬷于是把当年她所知道的事情,告诉了临夏。

这梅凝宫,原先住的是先帝的梅昭仪,此女本是个花木司料理草木的小宫女,因为长的有几分姿色,被先帝看上了,因为喜欢梅花,所以先帝赐了宫殿名梅凝宫,在她受宠两个月,身怀龙肆后,又赐了她封号梅,晋了昭仪。

十月怀胎,小心翼翼,一朝分娩,眼看着母凭子贵指日可待,这梅昭仪却是个福薄的,胎儿太大,难产大出血死了,生下来的孩子,也没来记得看看这个世界,跟着母亲去了。

梅昭仪刚死那一阵子,梅凝宫附近夜夜都能听到女人低声的啜泣。

巡逻侍卫到处找,甚至循着声音而去,却没发现半个人影。

后来,又有胎儿哭泣,像是从地底下传来的,侍卫挖开了梅凝宫东墙角的地皮,底下竟然埋了只被剥皮的死猫,猫脖子上,还带着孩子尚未降世之前,先帝赐给孩子的一只小金镯子,镯子死死卡在猫脖子上,任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套进去的。

就有人说,这孩子是那死去的皇子化身成的人。

又有人说,这几天女人的哭声,胎儿的哭声,其实是梅昭仪母子的阴魂不散。

一时间,闹鬼传闻甚嚣尘上,不过宫中一向忌惮怪力乱神之说,怕扰了忍心,所以在传言更甚之前,先帝就封口下去,不许人再提半句。

但是先帝对梅凝宫,确实有所忌惮,下令将梅凝宫封了宫,至于那遍植的梅花,听说是一种镇压法阵,梅凝宫封宫殿二十多年,关于当年的传闻,早就随着这漫长的岁月,被人淡忘了。

若不是看清楚了那宫牌上的名字,何嬷嬷也已经想不起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