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春妆 > 第237章 又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方才红药就瞧出来了,这宫女的服色有些不同,如今终是记起,那分明便是外皇城宫人的装扮,只因之前太过紧张,红药却是忽略了这一点。

看天色,再过半刻宫门便要下匙了,那宫女若胆敢逗留,一旦被人发现,打板子都是轻的,没准儿还要丢命。

无故滞留后宫,可是重罪,那宫女但凡有一分聪明,便绝不会回转。

饶是如此,红药还是手脚发软,在树上伏了好一会儿,才算恢复几分知觉。

快要吓死了。

真是人在树上坐,祸从天上来。

今儿她怕是走了背字,先是三公主奠母,后又丢了钗子,再到此刻,被个莫名奇妙的宫女给吓了一大跳。

心有余悸地又坐了片刻,平定了心神,红药方才爬下榕树。

此际已是暮色四合,西边的天空尚余着几缕余晖,菲薄的晚霞中,缀着一粒孤星。

月亮已经升起来了。

红药站在树下犹豫挣扎了好一会儿,终是拿定主意:

瞧瞧去。

这一惊一乍地险些没把自个儿吓死,若不瞧个究竟,太亏了。

她绝对不会承认,她其实是觉得安全了,这才兴起去看看的念头的。

因两处本就挨得紧,红药没走几步便到了山石子旁,略一查找,便瞧见方才那宫女站立之处,滚落着几粒石子儿,数一数,刚好六粒。

红药便蹙起了眉。

这情形,很有几分眼熟啊。

若她没记错,那个神秘的小石塔,有一种便是六粒石子搭的,而每有六子石塔,则当晚红菱便会外出;若是七子或五子塔,则红菱下晌出去的次数便会多些。

这是红药经过长时间观察找出的规律。

不过,自来到哕鸾宫后,她很少有机会外出,相应地,也许久没见过小石塔了,没想到今日此时,会在仁寿花园再见此物。

看起来,方才那宫女拿脚踢翻的,便是这六子石塔。

如此一想,红药的后脖梗子就又有点儿凉。

陈长生一伙到底有多少人?怎么后宫里到处都能瞧见这倒霉破烂玩意儿?

红药泄愤地拿脚踩了两下石子,又细细四周找了一圈,再未发现可疑之处。

也就这片刻功夫,天光又暗了几分,因怕三公主等得急,红药亦不敢久留,很快便离开了。

庭院深深、东风寂寂,春樱落下细碎的粉色花瓣,点缀于苔痕树影间,便是夜中月冷,亦有一番旖旎。

然而,这妩媚的春夜光景,瞧在某些人眼中,却是令人厌恶的。

掌灯时分,六宫某处殿宇的角门启了小半个时辰,而待其重新阖拢,那重帏锦帐之内,一张字条儿便触上了烛火。

莲枝烛台上,细白的手指有若春葱,染了丹蔻的指尖尽处,是渐成灰烬的火苗。

再数息,“噗”,一声轻响,那纸灰余烬落进粉青瓷盏,盏中尚余着半盏微黄的汤水,细嗅之下,犹有药香……

三天后,皇城里开始流传起一种说辞,说是曲阜孔圣人家里的那株老榕树,乃是当年文曲星君亲手种下的,又道那榕树经年受孔氏家族诗礼教化,已然沾染了仙气与文韵,折枝供着,最是蕴养人的。

再过不上几日,传说便渐渐改成了:举凡有年头的老榕树,皆是孔府榕树之子孙树,而越是富贵清贵、最好家中还有人瑞的人家,那子孙树便越是文气丰沛。

当然,这些树与它们的老祖宗自是不能比的,然只要多多折上几枝,放在家门口向阳处以清水供着,亦可蕴养满府,越是粗壮的树枝,便越有效验。

更有甚者,若有能工巧匠,将这树枝刨光磨平,打制成家具,则那文气便会发散得更好,举凡家中有孕妇者,数月熏陶之下,必能生出个小文曲星来。

说来也奇怪,往常这般的风言风语,总要过上个把月,才会传进各位贵主儿的耳中。可这一回,也不知怎么一来,不出数日,差不多的主子们居然全都听说了这事儿。

头一个坐不住的,便是几位娇贵的孕妇。

谁不想生个聪明会读书的皇子?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沾点儿仙气和文气?

哪怕讨个好彩头呢,这说辞听着也好听不是?

再退一万步,就算诞下个小公主,那也是聪明伶俐的更讨人喜欢。毕竟,这世上如三公主这般好命的,委实不多。且宫里的日子,没有几分聪明,那是活不下去的。

于是,在一个鸟语花香的清晨,荀贵妃带着几名心腹,亲自登门,向太后娘娘讨要一根老榕树的树枝,以熏陶她没出生的孩儿。

有她起了头,贤妃、淑妃并另几位有孕的嫔妃,亦先后求到了太后娘娘跟前。

太后娘娘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来者不拒。

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比健康聪明的孙子、孙女更重要的了。

于是,仁寿花园那棵老榕树,秃了。

这倒并非皇城里只这一株老榕树,而是能够同时满足“富贵、清贵、人瑞”这几样者,唯有仁寿花园这棵老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