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一百三十章 二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都已经走到宋里正身边了,滕头也走向了他。

滕头问:“是读书人吗?”

宋福生一愣,然后被滕领队拉着,借一步说话。

滕领队告诉宋福生,燕王很重视读书人,重视到什么程度呢?

因为王朝没统一,是四分五裂状态,就不能统一科举。

燕王就担心啊,科举已停好些年,怕这些读书人为忙生计都不再进学,所以就处处宽待读书人,各个方面都有体现,这是他们这里的特色。

主要体现在,燕王管辖的所有城池,因不能科举而不能考取功名的原因存在,所以只要你在知名书院读书,拿出读书人持有的私印,打比方你吃喝住都比普通人便宜。

比如眼下。

滕头告诉道:

宋福生,本地知名书院这个,你也不是本地人,就不提这点了。

但如果你是读书人,且能拿出你是读书人的文书类证明,看见没,对面有个“高升店”,是半公款半私人性质,朝廷给补贴的那种店。

你带着家小去那里住宿,吃馒头都比这面少一半钱。

宋福生愣了下,愣完就抱拳郑重致谢。人家明明可以不用提点他,反正是外地人也不知。

滕头笑了下:“去吧,对面的店铺更适合你们。”

另一个领队看到宋福生经过官道,直奔高升店去了,他无语又无奈,手心拍着手背质问滕领队:“你这是为啥呀,他们花的再少,就算住柴房,咱们也能分得一半钱。”

滕领队笑着说,赚他们的没意思,哥几个要是气不过,从我的里头扣,行了吧?

“行什么啊,我又不是那意思,唉,咱们也得过年不是!”

那位借姑姐光的小媳妇指着宋福生背影又问了:“嗳?那伙推车的人,怎么有人去对面?对面总不会也是商人住的店吧。”

正好这位领队火气大,被滕头气的:“呵,他是去对面高升店,读书人住的店,人家是童生,你是啊?你们这里谁是,站出来给我瞧瞧,也可以去嘛。”

马老太半张着嘴,又愣又想笑。

合着,这老些有钱人,一个个又买马又买牛的,里面愣是没有读书的?员外爷,员外爷你那么大官,官是用银子捐的呀。

员外爷的老伴抹眼泪:“我家老二是读书人,没了。”

跟着有两家女人也哭了,哭着说他们家也有读书人,也是逃荒路上没了。

领队的来劲了,嘲讽地嘀咕:“死了你们说啥,我还以为这里有秀才公和举人老爷呢,那我可不敢让他叫我官爷,我还得对人家抱抱拳呐。”

与此同时,宋福生冲道那面的大家伙挥手喊道:“过来。”

哎呀,大伙立即挺直了腰板。

当然了,不是按照“九族”理论,都能花半吊钱就住进标准间,也就是古代的人字号房。

是只宋福生的一大家子人能住,马老太他们这些家人能住。

但是店家同意,可以给其余的人,免费提供柴房、马圈。只是想烧热水,得你们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