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重生之特大城市 > 第132章 新闻背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吕昂雄作为记者,他对报纸和杂志了解的比一般人更多一点,霓虹的出版社也了解一点。据他所知,集贤社并没有国内的漫画作家。陆泽的完税凭证如果不是假的,那么集贤社一定是故意隐瞒了陆泽的国籍,而陆泽很可能就是第一个在霓虹三大社发表漫画作品的中国人,这可是个很好的新闻素材。

当他向陆泽求证的时候,陆泽并没有否认,他是不是第一人并不清楚,因为他在霓虹用的也是笔名,名字多一个字也算是笔名。

在吕昂雄看来,《税务报》并不是不能报道国人在境外的纳税情况,这其实也算是为纳税做宣传。

不过陆泽没有同意,因为集贤社在为他的个人信息保密,他不能自己在国内再爆出来。国内总会有关注《少年JUMP》的读者,万一发现了,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一切等公开身份后再说。

国库券的收入也是通过美珍公司的账务去操作的,表面上也和陆泽没有关系,早期用的是霓虹稿酬赚来的钱买的,但是在霓虹纳税的事又不能提。提了纳税的事,就会引出稿酬的事,然后会揪出漫画家的身份。

再加上陆泽买卖国库券是利用不同城市间的差价,这算不算投机行为,也容易引起争论。因此,关于国库券的采访也要删掉。

他想多写一点关于陆泽的事情,但明明有很多可写的东西却不能写最是让人郁闷的。

陆泽并没有提及李柠和步兴生的事情,这是陆泽有意地忽略的,刚好,当天晚上步兴生也没有来找他。

如果让吕昂雄碰到步兴生,以吕昂雄记者的嗅觉,肯定会抓住不放。

陆泽猜测吕昂雄是能认出步兴生的,一个上过人民日报头版的企业家,“向步兴生学习”的热潮曾席卷全国,在老记者的记忆中肯定印象深刻。

虽然淡出商界一年多了,但是之前可是媒体记者追逐的宠儿。最牛的时候,36天内,仅华新社就发布了27篇关于他的报道,累计3万余字。要知道,华新社可是国家通讯社,代表的是官方的喉舌。

至于4月13日就要正式退役的李柠,他的下一步行踪也能引起全国的普通吃瓜群众关注。

这两人在一起创业那可是条大新闻,两人在一起可不仅仅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

陆泽不想这么早就让媒体关注到两人,他要等LINING体育用品公司成立后再召开记者会隆重宣布管理层的人员,争取最大的关注度。

吕昂雄走的时候还是很不甘心的,很多事情照顾到陆泽的隐私都不方便好写,以他的判断,没有陆泽早期的稿酬收入,其他方面是无法发展起来的。

美珍公司表面上的法人代表是陈美珍董事长,但是孙长兴和吕昂雄都觉得陈美珍只是站在前台的人。除了她的学历只有小学水平,董事长一职一般不会设在私营小公司里,而是股份制企业里的董事会选举出来的职务。

他们当天也见到了陆泽的父亲陆志凯,只是清江市第六建筑公司一个的普通职工。除了看起来比较老实沉稳,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他们很好奇是怎么把陆泽培养成现在这样的,吕昂雄猜不出来,孙长兴更猜不出来。

光是霓虹语言陆泽父母就不懂,想辅导也不可能。如果真的仅仅是看看电视上的教学节目就能学会,那只能归为神童和天才了。

天才的思维,普通人是理解不了的。如果能理解,也就不是普通人了。

很多迹象表明,陆泽是靠自己让整个家庭富裕起来的。陆泽才是真正指挥的人,这个结论让他们不敢相信,但却是最合理的解释。

他们自己觉得陆泽父母的放养式教育,没有中国式家长的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他们给了陆泽很大的自主选择权,这是陆泽成功的关键

如果陆泽知道吕昂雄有这样的想法,一定会自嘲:“放养只是因为家里穷,富裕家庭精英式的教育课程从来都是安排的满满的。”

吕昂雄打算以后陆泽可以公开身份的时候,一定要再发一篇新闻稿。陆泽已经吸引了他的兴趣。

他还打算向报社申请购买一套汉卡软件使用看看,究竟有没有那么好用。

……

即便只写了陆泽学习、编程和交税的情况,新闻稿的反响依旧很大,打电话给孙长兴的人络绎不绝,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其中还有他的上级领导。

让他为了陆泽绝对保守保密是不可能的。

普通人问可以很干脆地拒绝,上级领导问就拒绝不了了,还要详细汇报陆泽的情况。

知道陆泽具体情况的人也开始留意他了。因为陆泽纳税不是一次性的,授权费后续还会有,这就值得让人注意了。

钱财动人心,但是去抢孩子的钱会让人笑话,会不会有人伸出不该伸的手,没人知道。

陆泽知道孙长兴和吕昂雄不可能完全保护自己的隐私,肯定会有人打听到他的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