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重生之特大城市 > 第224章 人人可编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盘古系统未来的商业模式就是将开源社区的项目产品化,使普通企业更容易使用开源技术。从用户角度来说,花最少的钱,就可以获得最专业的技术支持。

越往后,盘古系统的复杂度会越大,普通公司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是无法深度使用盘古系统的强大功能的。

陆泽把盘古系统做成了LINUX系统和视窗系统的结合体,既面对消费级,也面对企业级用户,用户根据需求选择启动就可以。

陆泽暂时没有以美珍科技的名义正式发布盘古系统,只是在学校内部和超市内部使用,总安装量只有不到两千,这还算上了购买的长城电脑。

盘古系统一直在更新,想要获得最新版本只能通过美珍科技和电子工业学校软件班获取。

系统不是有漏洞,而是不断添加新的功能。

框架是陆泽早就设定好了,比原来的LINUX更完善。

原本想放到国外网络上,让大家集思广益,但是现在的条件不允许。

陆泽要控制核心版本,合并源代码时必须由陆泽作出最终决定。

软件班培训的第一批学生已经可以编写简单的应用了。谢成功的水平只要相当于初级程序员的水平。

在框架内填充代码只需要初级阶段就可以,所有的语法都已经学完了,剩下的就是经验累积。

计算机编程只是使用一门语言,真正重要的是业务代码,业务代码涉及各种学科的知识,数学,物理,化学等各种知识都要变成计算机的语言。

这需要不断地积累,三十年后的LINUX系统代码就达到了上亿行。而三十年后,大型公司每年生成的业务代码就超过了亿行。

给陆泽时间,他大脑中的代码全写出来花费一生也写不完,自动化编程是陆泽一直在编写的程序,可惜受制于硬件性能,需要真正的超级计算机才行。

因为智能编程,需要用到深度学习和自我学习,光是参数就能设计上千亿。

……

现在清江市电子工业学校的网络就是一个小型的因特网,各种功能陆泽都开发了简单版。

这些都使用了开源软件,有的在已经诞生,有的还没有,不过这都不重要,陆泽已经把它们都写出来,并开始实际使用了。

陆泽现在写程序很简单,只要有需求,他可以利用多种语言语法用最简单高效的方法实现。

这一切都由于他计算机般的大脑,他的大脑复杂度远比超级计算机更复杂。

编程对他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不简单的是各种跨学科的知识,想要融合进程序中就需要不断学习。

比如数学中的各种公式和常数,光会编程是没有用的,还需要了解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

用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才能模拟现实世界。

工业软件之所以被一些国外企业垄断,就是因为他们深厚的积累。

等计算机人才足够时,陆泽将把盘古系统从美珍科技剥离出来,单独注册公司,专门管理与维护盘古系统。

可惜现在没有这么多的人,首届软件班的学生是他的第一批班底。

这一批中专学生他很满意。

从这学期开始,软件班的培训成果是突飞猛进的,在编程语言语法都学会的情况下,新增的业务代码量越来越多,也算没有白费陆泽的辛苦教学。

陆泽鼓励同学们自己动脑,创新开发各种实用的应用。

陆泽提前写了各种底层使用的算法,学生前期只要学会调用各种接口就行了,前期初级阶段不需要自己研究那些经典的算法实现。

那些涉及计算机原理的高级课程等以后有时间再逐步教他们,不过教材是有的,有愿意花额外时间学习的学生陆泽也没有阻止。

比如班上成绩最好的谢成功等人,他们的学习速度比一般同学快很多。陆泽也愿意多教一点东西给他们,学得越多,他越高兴。

除了为不懂技术的师生准备的网络百科编辑外,陆泽还带领学生开发了一些实用小应用,比如通讯录、字典等应用。

前期,陆泽主要都是在多造轮子和通用框架。这些东西是高度抽象的,以学生们目前的水平是无法做出来的,有些框架即使是国外那些计算机专家也还没有做出来。

有时候不是因为理论有问题,完全是硬件限制了想象力。

正是这些核心的东西,它决定了软件的最终高度。

有了超级计算机的服务器,所有的网络应用都做到了一人开发,全员使用。

由于单台计算机的性能限制,网络应用借助陆泽开发的超级计算集群更方便实用。

最典型的就是通讯录电话本,原本安装电话时送的厚厚的电话本,在同学们的接力下,短时间内就开发完成。现在再找电话的时候可是太方便了。

字典也是一样,新华字典、汉英词典都在陆续制作中。

教育学习类的应用是很实用的,也是老师喜闻乐见的应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