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冉魏霸业 > 第374章 士农工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

在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后来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等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于是出现重农抑商思想。

而到了战国时,各国都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于是出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商鞅在秦国实现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

西汉初年,经过长期战乱,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

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这些政策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经济造成阻碍。

到了汉武帝这一代更是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及加重征税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冉闵微微颔首道:“我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大国,以农耕为生,以黎民百姓为主。阿英,父王要你记住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口中念叨着冉闵说的这句话,冉明有些困惑,但他知道,自己的父王是不会给他解答的,因为这一切,都要靠他自己去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