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真的不是重生 > 第1253章 厂价,批发和零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像品牌衣服和鞋子包包的工厂批发成本一般都是一到三折起,到了品牌商手里就是三到五折给销售商。

那些路边服装店的就说不上了,也没什么具体牌子,定价都是卖家随意。

一般二三十块钱上货,基本就会标价在两三百这个样子,也有更高的。但是他需要支付的成本也不少,上货的路费,房租水电税人工收这些。

其实算下来一年也挣不到多少了,大部分都是在给房东打工。因为零售没有销量保证,全看运气。

在九十年代,进口商品的定价一般都不参考出厂价格,而是参照国外的零售价,直接按汇率折算过来就用了,比如五百米刀,乘以八点二八六,就卖四千二,或者四千五。

这种拟价方式很普及,也基本保留了下来。

刀锋2004发布的时候在国外是五百米刀,在国内的售价是八千左右,各地略有不同,比汇率折算要高很多,除了是把进口税收又加了一道,还有它的品牌原因。

那个时候的新手机售价高,落价也快,像大诺5110,上市五千多,第二年就一千多了,刀锋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一年以后也落到了两千六。

那是个精彩的年代,各种手机层出不穷,各种独特的设计,样式,色彩,各个品牌争奇斗艳。

张彦明之所以把国内价格定的略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中间商。

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是自己的专卖店,然后下面才有些分销,省去的渠道费用折算个一千块轻轻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