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真的不是重生 > 第1282章 三四五六环,八九十一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82章 三四五六环,八九十一层

除了极少数平民别墅开发商,还没有人意识到五六环之间的巨大机会和操作空间。就算相对比较热闹的东北角那边都还没人关注。

为了吸引人,平民别墅项目都集中在计划中五环沿线的山区,和张彦明这边毫无冲突。

张彦明如果连这点机会都抓不住,那真就不用混了,直接找个脸盆把自己闷死完事儿。

年前和京城地产协会撕脸之后,张彦明就已经安排下面各公司大量拿地,争夺三四环区域的价值地块。

这会儿的开发商说句实在的,追求的是高利益,走的是国际范儿,但实力也就那样,完全靠东挪西凑和大笔贷款生存。

2001年京城地产投资七百八十五亿,本地银行贷款就超过了四百亿。地产业更像是金融行业的争斗。

当下京城能说一句资本雄厚的开发商两只手就能数过来,而净资产规模上十亿的一只手都用不完。华远这会儿的股值也不过四十亿出头。

事实上这会儿是国有资产的天下,他们的财富实力项目占据着大头。比如华润,比如万科。

很多人感觉房地产的增值涨盘是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其实不是。

2000年,全国地产业一片唱衰,房子不好卖了,广告作用小了,国内数得着的大地产商纷纷预言房产将降价10%到20%。

而上面对房地产市场的约束管制也比较强势,很多违规项目被惩处叫停,大量屯置土地被收回。

不过业内有人管这个时段叫洗盘,因为并不是所有违规和屯地行为都受到了处理,更像是一次有倾向性的洗牌。

同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地产商进京运动也开始了,怀揣着梦想的富豪们纷纷奔向京城。

这个时间段,经营城市这个概念刚刚被提出,摸着石头过河摸到了砖头。

房地产在全国各地开始向支柱产业调头,各种官方文件旗帜鲜明的提出房地产是拉动内需和刺济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全国开始进入轰轰烈烈的大建设,打造现代化大城市运动,所有的城市都开始准备扩张,土地经济成型。

而这背后,庞大的国有地产资本笑而不语,和金融业握手言欢,政策被推上餐桌,一场盛宴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