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二号,小暑过后的第五天,雨还是没有停,不过已经更小了,更像是雾气。
这场雨也是好事儿,正好检验一下山上所有建筑设施各项工程的防雨防水效果。
有一些公路边的草皮出现了轻微塌陷,好在都是在正常沉降范围内。建筑都挺住了,没有发发漏雨阴湿的现像。
各个建筑和村落里的干臊机也发挥了作用,把大量的湿气抽了出去,保持住了干爽舒适。
张彦明和老孙到处察看,包括学院这边。结果基本满意,有些小疏漏无伤大雅,不影响整体质量。
聂洪海成了山上最忙碌的人,他负责施工养护这一块,带着工人到处检修维护,补种草皮处理淤水,疏理水道,检查花田林地的储水情况,修整道路。
“喂?”正和老孙聂洪海坐在半露天的中心街区长椅上说话的张彦明,接到了一个电话。
“您好,是张先生吧?”
“对,我是张彦明,你是哪里?”
“您好张先生,我是渝州商行的小刘,请问您现在有时间吗?我想过来拜访一下。”
张彦明搓了搓下巴:“是市里安排的吗?”
“对,我们接到了市里的指示,也做了一些准备。”
“行,我在樵坪山,你们直接过来吧,到了接待中心给我打电话。”
“我们已经在路上了,应该一会儿就能到,主要是看您这会儿方不方便。”
“有空,那我叫人给你们安排吧。”张彦明抓了抓头。先斩后奏什么的,太讨厌了,偏偏某些人就喜欢搞这一套,好好的事儿非得弄的像逼宫似的。
其实还真是错怪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