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这老头是误打误撞还是真的有这份预期能力。
不过以张彦明的分析来看,这老小子习惯了打一枪就跑,多半是想搞了再寻机卖掉。他一直就是这么干的,从来没打算过在重资产上压资金流。
他更倾向于把资金投在电力,自来水和通讯这几个方面:资金不聚集,现金流永远健康。
他在国内其实也是这么打算的,不过国内的水力电力政策决定了他插不进来,通讯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这才退而求其次,屯了好多土地,也建了一批港口。
这也是预期了国内的城建发展和贸易发展。不得不说这老家伙的眼光那是相当可以的。
不过眼光是眼光,眼光能决定方向和发现机会,但一个人总会被性格和习惯影响决定行为,老李一辈子都逃不脱投机的圈儿。
所以他注定会是一个有钱人,但永远成为不了一个有深刻影响力的人。他的思维模式也深深的影响了他的两个儿子。
“这么说,咱们已经在海外有了很多港口了?”
“这么说到也不算错,到05年,国内外有三十六个港口我们有股权。其实是下手晚了,”张彦明笑起来:“要不然得有五十多接近六十个。”
“为什么非得跟着他当二股东?又不是没有资金。感觉你这么弄有点亏呀。”
“这可不是一回事儿。”
张彦明摇了摇头:“人力,资源,专业性,布局,最主要的还有沟通……我要是想从琼州到大苹果城建满港口,你负责去各国沟通怎么样?”
这就是老李的软实力,还真是无法取代的。就像他能拿下联合王国的电力水力,这是很多阿米丽卡资本家都没能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