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真的不是重生 > 第2187章 ……有钱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98年到今年上半年,枫城基金在助学办学,社会福利,医疗卫生,交通,扶贫助农等方面的累计资金支出已经超过四百四十亿。

这里不包括高中大学和职业学校,还有医院建设方面的投入,其实在这一块,枫城做的也很好,并不以盈利为目的。

另外就是,金枫叶基金,虽然不过成立两年,已经达成的各个长期持续捐赠支援项目,所设立的各个奖项,我想不用我多说。

在去年,枫城基金在龙溪遇到了一些事情,包括他们前期的一些捐建学校,扶贫项目上的一些问题,导致了基金的全面收缩和改变。

我想,这方面也不用我多说什么……在经过内部的收缩后,枫城基金调整了运作模式。

学校自建自营,改捐助为自营带动,推动相关方面的政策等等,并没有浮于事情表面,捐完了事。

而是真的想去改变,想去实现一些东西。

要知道,这种调整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将会是以前的几倍甚至更多,而且需要持续不断的,没有终点的进行下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计划了灌县项目。

这也是一种尝试,改广撒网为集中解决,用项目来带动地方致富,用改善即有来推动教育医疗的发展。

有些东西前面我是了解一些的,也和彦明同志讨论过,但是我没想到他一下子就搞出了这么大的计划,覆盖三市九县一区。

八千平方公里啊,同志们,多少学校多少医院多少贫困人口?

如果这一次枫城基金的计划成功,是不是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或者说民间慈善的方向。

至于这个,这个综合开发新区,以我对彦明同志,对中华科技公司的了解,如果不是有绝对的信心是不会提出来的。

所以我的意见是,支持,配合。不宣传不扩散,我们等三年再看。三年的时间也不是很多嘛。”

“我同意刘市长的看法和意见。”

周书记冲刘市点了点头:“就在前几天,我和彦明同志见过一面,做了一些交谈,听他详细的阐述了相关计划的想法。

我赞同对枫城基金进行大力的支持和配合。

说句实在话,彦明同志是我所见过的,非常有魄力,有家国情怀的年青人,而且敢说敢做。

他的所作所为有目共睹,经得起任何推敲,那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大家打开了话匣子,你一句我一句的发表并交换着意见。

还家人提到了第二制造厂:“这个小子,把小苗推出来冲锋,还以为搞的很隐蔽,也不想想他的那点心思都摆到桌子上了。”

“我看了一下他在汽车,教育,城建,食品安全几个方面的建议报告,还有推动的一些东西,他的思路和想法很有前瞻性,就是感觉有些急。”

“年青人嘛,今年他还不到三十岁。想一想啊,就感觉咱们老喽。”

……

第二天中午,赵振华和老孙分别从京城渝城飞到蓉城。

张彦明过来送张彦君,顺便接机。

张彦君这边的事情忙完了,去了鲁尔。

“我前边来的时候你不说,我回去忙起来了你又单调,你说你是不是故意的折腾我?”老孙一见面就质问。

“我说了你就不用忙了?”

“……你牛逼。”老孙说不过张彦明,点头表示服气:“具体什么情况啊?”

老孙先到,两个人坐在车里等赵振华。

张彦明把计划说了一下:“我想来想去,以综合旅游开发的名义来进行最合理,稳妥,而且对你的能力也放心,所以只能辛苦你了。”

“三年?”

“三年完成基础建设,这个时间应该不短,够用了。”

老孙打开车窗点了根烟,琢磨了一会儿:“也差不多,只要资金没问题那就应该没什么大问题,行,承蒙看得起,这活我接了。”

张彦明斜了他一眼,两个人一起笑起来。

“其实不考虑设备和生产线问题的话,单纯的建筑是很快的,也没有什么高……咱们不弄个地标什么的吗?”

“怎么弄?”张彦明看了看老孙:“盖个几百米的写字楼?”

“也不是不行啊,总感觉咱们赤手空拳的搞座城市出来,不弄眯噱头好像不太对劲儿。”

呵呵,张彦明摇了摇头:“可别瞎琢磨了,搞那些没用的干什么?没必要,咱们要的是实用……

对了,所有建筑的搞震要求要达到十级标准以上。”

“十级?”

“嗯,只能高不能低,整个城市都一样。”

“……有钱人。”老孙匝巴匝巴嘴,点了点头:“这样的话,那就不用考虑高层了,成本太高了,我琢磨琢磨。

为什么这么强调抗震性?国内好像也没有哪里执行这么高的标准吧?”

“你不知道这一块是地震带吗?”

张彦明一副这事儿谁都知道的表情看了看老孙:“从灌县到北川这一条正好是在地裂带上,又处在平原和山区的交界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