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大国芯工 > 第十六章 软件鬼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感谢书友尾号536、尾号940的打赏,感谢书友们的推荐票,老机会继续努力。)

1993年,国家正在探索,如何让高校、研究所得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gdp,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而清大无疑走在了前列。

这也有客观的原因,一来清大属于全国一流的理工类院校,可转化的研究成果相比较其他类型的高校,自然多一些;其二自然是清大处于皇城脚下,对政策的敏感度,肯定要高一些。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的是实际利益的提高,这一点,无疑是最有诱惑力的,要知道,1993年,国家的重心全面转向经济建设,对高校的支持力度有限,而搞科研,没有钱怎么行。

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副校长朱常杰,今天刚到办公室,就收到办公室发过来的考察团介绍信。

“朱校,这是HF市宣传部开出的介绍信,信中提出HF市江燕集团将在近期组织对清大电子自动化学院的调研。”

“合肥江燕公司?”

这个公司,朱常杰没有听说过,既然没听说过,自然没必要高级别接待。这样的公司考察,每年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往往也就是形式上走一趟,借着清大提高一下名气,至于科技成果转让,基本上也就是数十万级别,这还劳驾不了副部级的校长来陪同。

“高主任,这事你安排一下吧,既然是HF市打的招呼,就按市级标准来接待吧。”

高主任犹豫一下,说:“朱校,这样恐怕不妥吧!”

朱常杰放下手中的笔,道:“这个江燕公司有什么特别吗?”

“朱校,我查了一下江燕公司的资料,这是一家去年成立的中美合资高科技公司,主要研究的视频播放技术,他们第一款vcd产品已经开始销售,首批一千台一售而空,听说订货已经有三万多台……”

“vcd是什么?”

“和录像机差不多,视频用光盘存储,他们来清大是寻求合作的,接洽函上已经注明,这次合作的金额将是两千万人民币。”

朱常杰倒吸一口凉气,两千万人民币,这应该算是清大建校以来最大的合作项目了吧,记得上次中石油购买了机械学院一项深井勘察的机械专利,也就花了八百万人民币,当时科技部的人已经感叹,这是全国最大的知识产权的转让案了。

而且这又是国家扶持的高科技行业。

饶是朱常杰在养气上已经练得山崩海裂,不行于色,此刻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到底什么技术能值两千万,莫非又是卢伟搞出来的东西,没想到啊,这老东西一直在谋划再进一步,进校常委,还能搞出这么个东西来!”

高云芝摇头说:“这次还真不是卢院长出的成果,办公室已经调查的很清楚,是卢院长的关门弟子王岸然的技术。”

“王岸然?”

朱常杰眉头微皱,这个名字他听得很熟悉。

高云芝补充道:“朱校,还记得一个多月前,电子自动化学院有个学生,放弃了麻省理工大学的留学机会。”

“是他?”

高云芝点点头。

朱常杰暗道:果然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窝子怪胎,哦,不是,一窝子怪才。

“这事我需要向校长汇报,召开校常委会讨论,可以肯定的是,接待的规格肯定不低,高主任,你先到电子自动化学院了解一下情况,拟一个接待方案,我需要在常委会上汇报……”

…………

果然高手在民间,设计任务书发出去两个月,已经有团队完成设计任务,哦,不是,准确的说,是一个人完成了整个设计任务。

郝富贵,燕京工程技术学院大三学生,土木工程专业,王岸然看到他的第一感觉就是很瘦,很黑。

而且这简历,怎么看也不像是程序高手。

“这程序是你独自完成的吗?”

“一万块钱的事,如果有别人,你看人家会让给我吗?”

语气还挺冲,王岸然耸了一下肩膀,一共二十张软盘,将整个子程序下载到电脑上,习惯性的先看代码。

一看就被吸引了,高手,程序设计的很是紧凑,而且目测没有逻辑性的bug。

“你这每一行代码都写了注释了吗?”

“当然,怕你们看不懂,不然每条来解释,太麻烦!”

即便在前世也没有人在王岸然面前,吹这么大的牛皮,程序好不好,得运行才知道,转上编译器测试输入输出接口,来回测试了几遍,王岸然可以肯定,这道子程序编写的执行效率绝对一流。

“怎么样,一万块,不是开玩笑的吧!”

王岸然道:“当然不是开玩笑,不过,郝富贵,你想不想多赚一万块,哦,不,可能是好几万。”

“你说的是真的?我答应你了,不过,你先得把这次的一万块付清。”

王岸然点点头,他很好奇,一个土木工程的大三学生,能有如此熟练的编程技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