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无人驾驶帝国 > 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想要造车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想要造车啊!

走进课堂,板寸儿童老师首先通报了班上这次参加驾驶学科奥林匹克联赛的情况,然后说:

“这次沈笑夫同学以190分的高分,不仅获得一等奖,而且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六!

这个成绩,是我们江岸市学与行培训中心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

这是我们班的骄傲,更是咱们学与行的荣耀!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想沈笑夫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哗啦啦啦!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带掌声平息下来,板寸儿童老师说:

“而且,这次我们班有2个同学荣获一等奖、4个同学荣获二等奖、7个同学荣获三等奖,总共13名同学获奖,这也是前所未有的成绩!

在这里,像咱们班获奖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教室里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板寸儿童老师说:

“现在我们上课——我想造车!

没有什么是一箱钱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么就两箱。

首先让我们做一份PPT融资300万,剩下的事就简单了,分为三步:

StepOne,盖车间,并雇些工人和工程师;

StepTwo,请设计师做个造型;

StepThree,增加一些细节,Finish!

经历了互联网的「颠覆潮」以及各种卖手机的、拍视频的、做无良医药广告的、甚至还有薯片公司的跨界造车后,仿佛大家都觉得造车不是什么大事。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为汽车行业的门槛扫扫灰了。

成熟的车企都有一套自己的开发流程。经过多年的验证和优化之后,各公司的开发流程整体上是趋同的。

下面以某合资企业为例,浅谈一下在研发过程中「增加的细节」。

让我们从下面两个假设开始创业。

假设1:你已经有了一栋办公楼用于安置非生产员工,也有了一个完整的车间群,包括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四大车间。当然,再有一个发动机工厂才是最好的。

假设2:你已经有了数千名开发、采购、财务、市场部门的员工,也有了数千名培训好的产线工人。

那么,现在就可以开始造车了!”

有同学举手问道:“这样就可以了?是不是太容易了?”

其他同学附和道:

“是呀是呀!太儿戏了吧?”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只要敢想敢干,一切皆有可能吧?!”

板寸儿童老师道:

“如今造车,就是这样啊!

呵呵!

从项目成立到SOP(StartOfProduction批量生产开始),时间跨度为48个月,分为三大阶段:产品定义、批量开发、批产准备。”

王丽美说:“哦,四年,还算有那么长!”

卿树平说:“总比四个月好!”

板寸儿童老师接着说:

“产品定义阶段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根据市场趋势分析,市场部提出设计一辆小型城市SUV的想法,目标客户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

一声令下,市场部开始罗列装备清单和配置表,并预估售价和销量;

开发部开始提供技术方案、对比竞争车型;

财务部门开始估算材料成本。

初步算下来一看,营业利润率5%,也就是100块里赚5块,好像还不错啊。

可是领导一巴掌扇过来说:「公司目标是8%!」

另一边,造型的艺术家们放着音乐,四五个油泥比例模型已经快刮好了,时刻准备着领导检查。

不赚钱咋办呢?

要么加价,要么降本。

开发部开始想办法降本,但也要结合自身定位和竞争对手的水平来降,那么先把竞争对手的车各买一辆吧。

拆了几台车后发现,哦!它这个秘制隔音包比较便宜,我们也换成这样的,一下子省8块!

陆陆续续换材料、换沿用件、减少配置,加起来省了快1000块了,可这样也才达到6%利润率。”

同学们听得呵呵笑起来,觉得板寸儿童老师像说相声,蛮有意思的。

板寸儿童老师继续道:

“接下来就要施展加价法则了。

所谓加价法则,就是通过增加产品竞争力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可以在提高售价的同时不影响销量。

简单来说,就是只增加了100块的装备,但消费者愿意花200块买单。

这样,弄个酷炫LED大灯吧,加价2000!再弄一圈全身镀铬,加价1000!

利润率终于达标,正式立项。

这会儿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

接下来,项目进入概念设计阶段。

从现在开始,要把短短几页纸的装备清单变成厚厚一本产品描述,同时结构CAD设计也同步启动。

那边的设计师一边喝着红酒,一边继续优化进入决赛的两个方案。

产品描述作为项目的基础,要用它来计算成本、计算开发工时、确定实验范围等等,必须非常详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