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无人驾驶帝国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水木大学副教授的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百一十五章 ?水木大学副教授的问题

这天的专题培训,请了水木大学的副教授孙老师。

说来也巧,孙老师居然讲的内容是“塑料技术与汽车轻量化”方面的。

这不,早一段沈笑夫同学才看了这方面的文章,后来还专门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学得有滋有味。

没想到,今天孙老师就上这方面的内容量。

孙老师说:

“我们今天来谈一谈塑料在汽车轻量化技术中的应用。

塑料件被用于汽车领域始于20世纪5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首先将聚氯乙烯溶胶应用于汽车制造业。

20世纪60年代中期,已有少量的塑料件开始商业化生产。

20世纪70年代合成树脂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进入21世纪,轿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促使车用材料也紧紧围绕着环保、节能、安全、舒适和低成本等展开。

塑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看好。

目前全球不少轿车的塑料用量已经超过120kg辆,个别车型还要高,德国奔驰高级轿车的塑料用量已经达到150kg辆。

国内一些轿车的塑料用量也已经达到90kg辆。

目前,发达国家已将汽车用塑料量,作为衡量汽车设计和制造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塑料材料的优势是根据塑料的组织成分,通过添加不同的填料、增塑剂和硬化剂来生产所需性能的塑料,改变材料的机械强度及加工成型性能,以适应车上不同部件的用途要求。

例如:保险杠要有相当的机械强度,而坐垫和靠背就要采用柔软的聚氨酯泡沫塑料。

更方便的是,塑料颜色可以通过添加剂调出不同颜色,省去喷漆的麻烦。

有些塑料件还可以电镀,如ABS塑料具有很好的电镀性能,可用于制作装饰条、标牌、开关旋钮、车轮装饰罩等。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FT)和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将取得更广泛的应用。

汽车上使用热塑性工程塑料可以减轻车身质量,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还可以实现外观产品(如车轮)设计上的差异。

在技术方面,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低成本、没有边角废料以及回收方便等优势,但是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这种技术。

该项目研究成功后可以提高中国汽车配套工业技术水平,推动塑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车用塑料应用的不断深入,回收和再生利用等问题已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生产1辆经济型轿车所耗塑料为50~60kg,中高级轿车为60~100kg,轻、中型载货车为50kg左右。

如果按1辆汽车平均耗用塑料60kg计,年产1000万辆汽车就需要塑料接近60万t,也就是说,2009年我国在汽车制造方面将消耗约60万t的塑料。”

说到这儿,孙老师停顿下来,扫了一眼大家。

同学们都在“啧啧”称赞,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成绩显着啊!

孙老师接着说:

“我国车用塑料进入高速发展期。

据预测,国内车用塑料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铁路升级带来的车箱更新,其用量将从2005年的45.5万t增加到2010年的72万t,2015年的213万t,2020年的289万t。

请问,车用塑料高速发展,有什么利和弊呀?

看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

大家举手并不积极。

在一般同学看来,这个问题着实有些偏。

在零零散散的举手中,沈笑夫的手举得比较高。孙老师请他回答。

由于教室大、人员多,边上立马有工作人员地上了话筒。

沈笑夫接过话筒,说了声谢谢,然后对着话筒试了试音“喂——喂——”

发现声音不错,沈笑夫道:

“我觉得,车用塑料高速发展,对塑料行业来说,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又是一个严峻挑战。

面临国外大牌公司占有绝对的市场优势、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高水平的研发能力,国内塑料企业要更新观念,把握机遇,注重自主开发,寻求合作共赢,努力在国际化竞争中取得优势。

我国巳成为汽车生产大国。

2008年我国汽车产量为934.51万辆,2009年汽车产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我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汽车提出的节能、环保新要求,为国内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未来汽车发展显现‘安全、舒适、轻量、节能’的趋势,这将加速‘汽车塑料化’的进程。

塑料以其质量轻、设计空间大、制造成本低、性能优异、功能广泛,最终能使汽车在轻量化、安全性和制造成本等方面获得更多的突破,从而成为21世纪汽车工业最好的选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