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回到大明写小说 > 第126章 秦光远之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棣从东临山回到王府后便直接把招兵之事交给了朱高炽,在这个事情之上他可是比任何人都着急的。

而在京师的皇宫之中,朱允炆正因秦光远的不识抬举而生着闷气。

“陛下...”黄子澄开口劝道:“秦光远即便是燕王的人,那也是大明子民,即便他如今不肯为朝廷效力,但他鼓捣出的那些东西不也是大明的吗?

那小子既不识抬举也便莫要再搭理于他了,燕王迟早是要削到的,他是聪明人,到时他自知晓该如何抉择。”

齐泰紧接着道:“是啊,陛下,如今的当务之急还是削藩为重,既已削了周王,那便开工没有回头箭,削藩之事必还得往下进行才是。”

朱允炆自然深知开弓没有回头箭的道理,如今的藩王都行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再几年过去,此种情况只能是更严重。

朱允炆叹了口气,道:“朕何尝又愿看到如此局面,怎奈朕的那几位皇叔真是一日也不安分,齐王凶暴,多行不法,还有人直接告发他有谋反叛变之意图,还有湘王私自印发大明宝钞,代王纵戮取材,国人甚苦...这一桩桩一件件,朕也不愿再历数了。

皇爷爷分藩他们于各地,是想让他们保我大明江山社稷千秋万代的,他们于封地所做的那些事情可是要断送掉皇爷爷辛苦创下的基业来的。

罢了,皇爷爷既把这千斤重担交于朕身上,那朕便得做个好皇帝才是,得罪人之事便由朕去做吧,几位先生,对此你们有何高见。”

齐泰回道:“陛下,齐王,湘王可招致京师严查其罪行,至于代王,还是应当先软禁于封地吧,代王封地大同属边关重镇,朕担心若动了代王,好不容易才平息的兵戈之祸恐又会兴起。

最关键的是,若大同的兵戈之祸兴起,小祸还好,宋忠在开平卫所囤之兵便可解决,可若是大祸恐又得依仗燕王去平息,燕王是先皇之子,又随中山王习兵法多年,他兵法造诣绝对是在宋忠之上的。”

齐泰说的也是实情,自然是很得朱允炆和黄子澄的赞成。

朱允炆开口道:“那好,既如此就按齐尚书所言吧。”

......

朱高炽在接到朱棣的命令后,立马便上东临山找了秦光远。

朱高炽其实也极为不易的,平日里走路都得两个人搀扶,但在朱棣有命之后却也还得是拖着不便的身躯往东临山上赶。

在朱高炽到了东临山之时,秦光远正准备下山。

“世子啊?你若来晚一些我就下山走了,殿下今日此来是为招兵之事吧?”秦光远笑嘻嘻的为朱高炽倒了茶之后问道。

朱高炽端起茶杯喝了茶之后,才回道:“确是为此事而来,父王把为神机营招募兵丁之事交于了我,可一时半会又如何招募到如此众多的兵丁,我这也想不到个绝佳的解决办法,过来找你想想办法。”

朱高炽城府绝不简单,与朱高炽说话必须得时刻多留个心眼才是。

秦光远也是一脸为难的道:“王爷组建神机营的初衷是让其专攻火器的,可如今我东临山这火器作坊也难以供应得上一营的火器,这样如何,先置一个百户所练着,兵在精而不在多嘛。”

朱高炽沉思良久才道:“一般百户所中的建制是112人,下设两总旗,十小旗,每小旗统十兵丁,这么些人可行吗?”

在这个事情之上秦光远还是很有信心的,“放心吧,肯定行。”

朱高炽找秦光远就是为解决招兵难的问题的,现在秦光远提出只置一个百户所他肯定是乐见其成的。

“那好,本世子回去便与父王禀告此事。”

接着,朱高炽又道:“光远,有任何困难尽管开口,由我甚至是王府出面总比你自己解决轻便很多。”

这样收买人心之言就是朱棣都没与秦光远讲过,别看朱高炽现在说的好听,若是秦光远真有问题去找王府亦或者是他解决之时便不见得有这般好使了。

但秦光远却也只能是笑着回道:“多谢世子。”

朱高炽从东临山回去之后不知如何与朱棣解释此事的,反正最后朱棣还真就同意先置一个百户所,由秦光远直接任百户。

为置百户所,朱高炽还专门在东临山既有的土地上又扩大了一些用来安置百户所营地。

反正东临山上的荒地也不少,王府无辜占用无主荒地也是常有之事,谁都不会发现的。

朱高炽站在才刚开辟出来的荒地之上与秦光远说道:“光远,如今这时间紧迫,只能是为你这百户所先建个简易营地好抓紧练兵,不周到之处慢慢来完善了,父王带兵这么些年招一百余人还是极为简单的,不久便可送到你这里来了。”

“越是环境简陋对练兵才越有帮助。”秦光远满不在乎的道,反正他也不会一直待在百户所的营地里。

朱高炽叹了口气,满是哀伤的道:“光远,你还没收到消息吧,七叔被招至了应天府,十三叔被软禁在了封地大同,最惨的是十二叔,十二叔为人刚烈,不堪受辱,一家竟自焚而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