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回到大明写小说 > 第398章 封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内阁的问题之上,朱棣也与杨荣交流过意见,内阁如何运转杨荣心中也清楚,自是不需要朱棣再与他们亲自接介绍一遍的。

杨荣拱手回道:“遵旨,陛下!”

杨荣一字一句介绍之后,朱棣接着又问道:“在此之事上尔等还有何意见,一并说说吧!”

内阁的只能就是为朱棣出谋划策的,在内阁组建之前,由于这些未来的内阁成员首先谈一下对内阁的看法也实属正常之事。

在几人之中最先开口的乃是解缙,解缙经过八年的沉淀不过也就是面容老了些,性格之上依旧锋芒毕露的很,直言回道:“臣等七人进入内阁,意见若有不统一之时又该如何办?那些奏章又该以何人的意见为准?”

解缙所考虑的这个问题着实也正确的很,不说七人了,就是两人同时办公也会有意见相左之时。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棵树上都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何况七个人了。

作为明君需要的也是不同意见,当解缙提出此想法之时,朱棣笑呵呵的道:“解爱卿所考虑的极是,此事简单的很,对同一件事卿等有不同意见皆可说出来,之后可商量之后权衡合适办法之后再下旨执行,这不是极好吗?”

朱棣这句话所隐含的意思是,你们有任何不同意见都可以讲出来,至于最后选择哪种方法执行,那都要由朱棣一人说了算的。

朱棣话音刚落,解缙便直言开口道:“既如此,那臣想请问陛下,朝中那些不愿效忠永乐新朝的人陛下当如何处置?”

朱元璋为磨炼解缙的心性,特招了其父带回家中督促,在家中闭门读书八年,除了年岁长大些,依旧锋芒毕露的很。

处置这些大臣已然是朱棣所要面临最为紧迫的事情了,即便是他们每人提出朱棣也得解决,或许还会主动提出征求他们的意见。

解缙他并非言官,此时当着朱棣的面提出这个问题着实是很不和时宜的。

幸好,朱棣在读了朱元璋留下的书信之后不再那般易怒了,再加上颇为欣赏解缙的才华,在解缙问出这个问题之后倒也没有动怒,反而是淡淡问道:“内阁本就为朕担任着为朕出谋划策之职能,既然解爱卿问到此问题了,不如七位爱卿,先说说,此事朕该当如何处置。”

七人皆是一步步考中进士入的朝,自幼学习孔孟之道,讲究施仁政,宽刑罚,在这个问题之上,七人意见倒是不会太大,可他们所了解的朱棣却不是一个能行仁政之人。

他们的观点在此时说出来自是很难得到朱棣的认同,还很有可能会落得如黄子澄等一般的下场。

其余六人对解缙这个时候再朱棣面前讲出的这个脑残问题,颇为不满,几人也没有一人主动开口的。

朱棣抚摸着大拇指上的扳指,笑了笑道:“这个问题既是解爱卿问出来的,那就不如由解爱卿说说该如何处置!”

解缙丝毫不考虑后果,直接便道:“那些人皆是朝中栋梁之才,若杀了他们必是朝中一大损失,可把他们适当降职使用。”

听闻解缙之言后,朱棣停下手中动作,又道:“降职使用,嗯!朕知晓了,解爱卿之言,朕会慎重考量。”

对那些大臣的处置,朱棣也是很为难,杀了他们固然一了百了,可他又觉着秦光远那话说的颇对,杀人永远不如诛心。

那些大臣门生故旧已经是遍布在朝堂内外了,总是不能杀尽天下读书人的吧。

读书人若都杀光了,那大明便彻底变成了死路一条了。

既然无法解决那些大臣,便就是得率先安抚了靖难之中的那些功臣,只有那些功臣不乱,燕军就不会乱,只要兵权还在,那皇位便不会不稳。

朱棣接着又道:“燕军部将跟随朕起兵靖难立下战功之人颇多,内阁组建的第一件事情,便就是按这些人的功绩为他们封了爵位,那些部将也都在翘首以盼之中,给你等五日时间,五日之后,连同封后之礼一同举行,朕会把张玉,邱福,朱能三人派与你们一道处置此事,可有问题?”

这个问题对于这些人来讲倒也真不算难事,谁的功勋如何那都是有些明确记在的,他们以这些记录封功就是。

七人一同拱手道:“臣等遵旨!”

由这七人组建内阁也算朱棣的破局之举,既然无法利用那些大臣支取朝廷的正常运转,那便不如先选出几人抓住一件事情作为突破口呢。

在召见这几人之后已是深夜,朱棣直接便谁在了暖阁之中。

由于还未解决了那些顽固大臣,朱棣不想听那些人聒噪,也怕自己忍不住而杀了那些人,因而,自从进宫宣布称帝之后也未办过早朝,每日也就是召见几个得力之人去解决一些必要之事。

在命解缙等七人对燕军部将封功的第二日中午便又在坤宁宫宴请了周王朱橚和齐王朱溥。

这二人便削之后便一直禁锢在京师。

朱棣自从进京称帝之后还是第一次面见他们,皇家兄弟,本就牵扯着太多利益,自是没有普通兄弟那般的情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