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回到大明写小说 > 第420章 处置办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那些拒不跪拜的大臣,朱棣倒是也未曾动怒,也没做搭理,直接对着那些跪拜下去的大臣一挥手,道:“各位爱卿,平身吧!”

在那些大臣起身之后,朱棣才在提前准备好的椅子上坐了下去。

在朱棣坐下去之后,郑和便直接拿出了那道曾给秦光远看过的旨意,展开卷轴之后,朗声道:“秦光远皆旨!”

当着这么多文武大臣的面宣读给秦光远的旨意,其目的也是为间接的告诉那些大臣,秦光远在朱棣这里的地位如何,直接目的是让那些大臣清楚,秦光远说出话来的分量,以便接下来的大臣们有为难朱棣,或者对朱棣口出不逊之时,让秦光远能够资格站出来维护朱棣的威严。

秦光远听到郑和的喊声之后,立即拜下道:“臣秦光远恭听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晋封秦光远为新城伯,秦光远乃朕之爱臣,功绩远在伯爵之上,但朕考虑,尔年岁小,尚需磨炼,望尔明朕知苦心,继续砥砺前行,戒骄戒躁,另,神机营乃朕试点之火器营,实践可见,其训练之后,可达到以一当百之能,即日起,尔恢复神机营提督之职,扩编神机营达两万,常驻京师,内守京师,外备征战,望卿不负朕期望,钦此!”

这旨意,秦光远也见过,再预料之中的事情,再接的时候自然就也就顺手了不少。

“臣领旨谢恩!”

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接旨之后,朱棣免不了要当这些人的面再对秦光远说上几句官面之上的客套之言。

“新城伯,要继续努力,莫要让朕失望啊!”

秦光远也只能官面之言,回道:“臣定不负圣恩!”

在给了秦光远该有的权力之后,朱棣才从椅子上起身,当着那些文武大臣的面,朗声道:“朕今日已站在此处了,一些多余之言朕也不想再多说了,朕自进京拜谒孝陵至今已有两月时间,这两月之中,朕派出翰林院的几位爱卿,出京考察了各州府的官员,太祖高皇帝对贪官,赃官处以极刑,可仍旧有各级官员贪赃枉法,中饱私囊,朕既即位,就要先行掌握在我大明官员之中,有多少人是如此的。

幸好,京察之后可见,大部分官员还是知廉耻,懂感恩的,治下虽説有些许不足,但总体来讲也还是不错的,具体情况如何,朕会着内阁详拟,传抄邸报,以便众爱卿明知!”

朱棣所办的这个京察,到底是为考察各级官员对新朝的态度,还是为考察其廉洁程度,下面的那些大臣们之中可有不少人是心知肚明的。

但,现在却也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

朱棣一番话之后自是没人说话,朱棣这才接着又开口,道:“朕自即位一来,夙兴夜寐,时刻都在努力让我大明国富兵强,百姓安居乐业,怎奈朝中大臣却总是非议新朝,几月以来,锦衣卫的诏狱已用尽,前些日子,左都御史景清还对朕搞了次行刺,永乐刚见朝,朕无意严刑峻法,景清既行了刺杀,那朕却也不能不有所表示,如若不然,必会有人会以各种各样之原因,对朕行刺杀之事。

朕希望朕的大臣能为大明的江山社稷,为大明的黎民百姓做事,而不是为了当着为旧主报仇的幌子,实则为自己博取虚名的心思三番两次的对朕搞刺杀。

传朕旨意,景清三族流放琼州,其余锦衣卫诏狱之中所有非议新朝之人,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国子监书生亦或者是普通布衣百姓,一律责仗五十,放归故里,年老无法承受之人,可由子孙代收,不可是家中仆人,纪纲,尔为锦衣卫指挥望尔仔细核查,严格按照朕之旨意行事,若有假冒之人,一律诛杀三族,无论是尔亦或者锦衣卫有徇私舞弊之人,一律诛杀九族!”

朱棣点了纪纲名字之后,纪纲才从人群之中站了出来,拱手道:“臣谨遵旨意!”

得到纪纲的回应之后,朱棣接着又道:“朕如此做的本意是不愿因言处兴冤狱,但不代表朕不会杀人。”

责仗的目的是为起到惩戒作用,人都是有感情的,年老之人由子孙受着,那可比打在自己身上都痛,可若是由家仆受着,即便打死了人,朱棣想要的那种惩戒想必都不会有。

下面的那些大臣完全没想到,朱棣对这些人的处罚竟会是如此,朱棣的性格他们多多少少都是了解的,一下子变得如此仁慈,他们自是很难理解。

接着,朱棣又道:“这几月,朕该说之言,不该说之言说了很多,也不想多说,朕不发声,百姓无法安心过日,朝中大臣也无心思处置政务,今日朕起这个朝会的目的便是要把这些事情说在明面之上,朕乃太祖亲子,即位是万不得已,也是名正言顺,往后再有非议新朝之人,便就如此这般处置。

朕也不杀你们,朕何必为了成全尔等刚烈之臣的名声让朕自己背上残暴不仁的骂名,尔等既然想要名,那受五十仗也算是代价了。”

秦光远也完全没想到朱棣处理问题的办法会是如此感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