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节度江山 > 第一百四十章 百工铸神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讲武堂副山长黄景禄也参加了封陵仪式,他陪着郭、霍等人一块返回讲武堂。因为天气晴好,学堂扩建的靶场之上,砰砰枪击之声不绝于耳,那是学生们在年假期间,依旧还在练习枪法。

霍启明突然来了兴致,拉着郭继恩等人来到靶场,向学生要过一支火枪,瞧了瞧枪口的膛线,满意地点点头,塞入圆锥形的铅弹,开始瞄准、射击。他砰砰射了六弹,结果三发中靶,另外三发却飞得无影无踪。

霍启明大窘,面色讪讪笑道:“今日风力太大,道爷我有段时日未练,技艺生疏了。”

郭继恩微微挑眉:“你这些时日一直都在西山,便是每日练习百发,也花费不了多久功夫。”

“道爷我一直在钢铁公司,甚少去军械厂。不然,这蒸汽机之事,全都交付与你?”

郭继恩笑了笑,努嘴示意奉效节,那个新卢出身的军官便不慌不忙上前,沉稳装弹,举枪,射击,十发皆中。学生们连声喝彩,霍启明却又转头怒视耿冲:“人家比你还小着两三岁,就有这样的枪法。你跟着道爷也有六年了罢,学会了甚么本领?年纪都活到狗肚子里去啦?”

耿冲正在吃着心爱的酥皮饼,被这一顿训斥弄得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郭继恩便拍着霍启明的肩膀道:“走罢,咱们去致远堂。”

致远堂内,地炉烧暖,全无寒意。刘元洲只穿一件牙白色夹衫,坐于书案之前时而奋笔疾书,时而皱眉苦思。见黄景禄陪着郭继恩、霍启明等进来,他连忙起身抱拳行礼。

郭、霍二人都凑到书案之前细瞧,见是《步军操典》和《射术教范》之草案,郭继恩点头道:“此前周统领便有编写武学课本之想,只是戎马倥偬,难有闲暇,这事也就耽搁了下来。如今召刘将军回京出任山长,正该将这些事情都办下去。学堂之中诸位教头,各有讲义,也该编纂成册,推行各师。”

“是,此书虽名为步军操典,其实步、骑、炮、工、辎,及斥候、传令等皆有,内容繁浩,实非一日之功也。”刘元洲颇觉心力交瘁,“幸好此间留有周、刘两位统领之书稿,不然,卑职实有无从措手之感。”

“回头我再挑几个人与你,这件事一定要从速办妥。”郭继恩想了想转头吩咐黄景禄:“教人誊写两份,分别交与刑部薛侍郎和羽林军伍副统领,教他们读过之后各自写几篇文章送来,愈快愈好!”

“是,卑职记住了。”郭继恩提及薛宁,黄景禄颇觉诧异,但是他明智地没有开口询问。霍启明也嘱咐道:“编书之事,由刘山长牵头操办,书局那边,也会鼎力相助。学堂细务,便暂由黄副山长处置。”

刘元洲、黄景禄都连声应命。当他们步出致远堂时,许云萝小声问郭继恩:“都帅,如今学堂之中,就再也不教刀枪弓箭之术了么?”

“许令史,这弓弩羽箭,往后军械厂已经不会再造,学之何用?”霍启明抢先回话,“不过刺杀之术,绝不可废,咱们如今已在大造刺刀,配于火枪之上,以为近战之用。”

许云萝又轻声说道:“新式火枪,百步之外击穿铁甲如刀刺败革,则盔甲往后,亦为无用之物矣。”

“许令史说得不错。”霍启明自己也觉得很是惆怅,“金盔铁甲,何等精美之物,往后也要渐渐废弃,这就是冷兵器之落日余晖也。”

“嗯,可是往后之战场,杀伤之数,则愈发骇人听闻矣。”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俱行。何故这般悲春悯秋耶?”郭继恩皱起眉头,“不要磨蹭了,咱们今日就要赶至军械公司去。”

军械公司只在讲武堂南面二十余里外,这里大为扩建之后,已有数万工匠及其家眷,俨然一处大镇。厂房、工匠住宅,鳞次栉比,市集之上,饭铺、杂货、皮具、书坊、布庄、木器行、骡马行,无一不有,其繁华之处,其实不亚于外处县城。虽是年节时分,仍有不少店铺仍在做着买卖。霍启明转头向郭继恩提议道:“咱们是不是该将广阳县治,移至此处?”

“虽无不可,只是不知移来之后,是县署管着工厂,还是工厂管着县署?”郭继恩打马不停,嘴里一边回话,一边直奔军械公司办事大院而去。

小镇之所以年节之时亦无冷清之像,乃是因为许多工匠并未给假,依旧在厂房之中忙碌。日暮时分,大家已经下工散去,郭继恩等人由胡启忠、唐文福陪同着,仔细瞧着厂房之内的手动镗床、拉床、磨床、车床等器具。“若是没有这里的镗床,咱们对蒸汽机所用之气缸,”郭继恩告诉胡启忠,“便是束手无策。”

“许多器具都是工匠们自家琢磨而成。”胡启忠微胖憨厚的面容之上有着藏抑不住的神采,“这个车床,原为三角铁架,后来咱们索性改为铸铁底座,十分好用。许多人以勤勉聪敏,升为匠头、协理,假以时日,定然还会有工匠出身之主办、督办,展其才智,而成一代方家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