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北地直播间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开海后的忙碌(为书友2639筱江加更9/10)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七章 开海后的忙碌(为书友2639筱江加更9/10)

一船船的鲑鱼被送到了岸上,来回都拉了十来船了还没有拉完。

岸上的妇女们也忙碌了起来。

他们搬着装着满满的鱼的塑料盒子一点也不觉得费力。

就算是和男人比也不让丝毫。

这时候刘顺利的皮卡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车辆由受了伤还没好利索的大强驾驶,本来他还想出海,因为有医嘱,村长吹胡子瞪眼的才让大强灭了念头。

皮卡源源不断的从码头拉着刚捕捞回来的鱼送到村里的屠宰场。

这个场地平时除了宰羊之类的同时在一边还有一条加工鱼类的流水线。

与之相连的是后面的冷库。

大大小小的鱼在这里投入流水线,在传送带的一边,妇女们手拿着刀子迅速准确的刨开鱼肚,拿出鱼籽,切掉内藏。

这时候鱼籽被投入到另一条线上,有专门的村民在这里进行下一步分离和加工。

处理好的鱼则在另一条线上被去掉鱼鳃,然后用冰装在泡沫盒子里拉到冰库冷藏。

这个时候,每一个星期,就会有一艘船从马加市过来把这些鱼拉走,时间再长的话,鱼肉就会变质,失去口感。

虽然这个时候会有一两个小时的天黑时间。

但是一天内二十个小时以上还一直是天亮的状态。

在保证海上工作照明的同时,也容易让人们在忙起来后忘记时间。

就像现在,天还是亮的,时间却已经走到了晚上八点。

海里大网里的鱼已经捞出了大部分,还有一些在里面。

连着拉网收网到捕捞结束,大概还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

幸亏大家刚才轮流吃了点东西,不然忙一天身体还真的吃不消、靠不住。

结束了今天的围捕之后,大家来不及庆祝和清点收获。

收拾鱼的妇女们还在流水线上工作,出海的男人们已经回到家开始了休息。

因为第二天一早,他们又要出去海上,展开和今天一样的工作。

可能有人会问,究竟要坚持到什么时候?

这个只能问老天了,因为只有哪天天气不好,海上有风暴,他们才会休息。

风暴会对鱼有影响,趋利避害是大自然生物的共性。

捕捞季就是这样,没有人能够休息,休息了大家冬天就没钱吃饭。

就算是因为天气没办法出海,他们也不能休息,因为地里的麦子已经三个多月了,也该到了收割的季节了。

每年这个时候,是村里最忙的时候。

人们不光为了捕捞连轴转,森林里的那些乌鸦、野猪也会随着麦子成熟的气味跟过来。

如果没人管,处理不好的话,一夏天的努力随时会付诸东流。

在麦子成熟前,就要全部收割完。

听说前几年村子还有麦客会过来,麦客就是西北一些专门在麦子成熟季节出门给被人割麦子打工的农民。

当然他们收费也是很贵的,一亩麦子要收三四百,就算是租用收割机也只需要一两百的价格。

奈何村子里的地都不是连片的,甚至有些还在山坡和山谷里。

如果天气一直晴朗,可以出海捕鱼,他们只能电话联系那些麦客过来,花大价钱请他们帮忙。

就这样连续忙碌了五天的时间,第五天晚上,海上突然刮起了大风。

没有意外,第二天看着乌云密布的海面,村民们知道今天出海不会有任何收获了。

索性大家开始一大早就集体收割麦子。

要好的几家或者地头近的都在商量如何集火。

看海上的状态,可能未来两三天都不可能有什么收获,而且还很有可能会下雨。

如何在下雨之前把麦子全都收完,就很关键了。

陈大力本来有心说他掏钱请麦客过来收割麦子,村民们则继续过去把刚开始盖的房子继续盖起来。

不过回头想了想,还是算了,就算是请人来,两三天也不可能收割完整个村子村民的地。

果然在三天后,村里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

好在大家都已经把地收完,同时还种上了土豆和白菜。

再等三个月,在严寒到来的时候就可以收割当作越冬蔬菜了。

这就是他们这里不好的一点。

村周围方便管理的可以种植的地方太少,夏天来了大家都不种小麦,冬天那就得花钱买。

吃蔬菜的话,在自家院子里种点,夏天像是辣椒什么的都能收获。

冬天也能在屋里搬几盆种点辣椒韭菜的,还能生点绿豆芽之类的。

但是光这些不够吃啊,只能利用割完麦子后还能缓和几天的日子抓紧种一些抗寒好成熟的蔬菜。

这些菜吃着比什么韭菜么的撑时候。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平时吃饭的时候,多是一些什么土豆粉条白菜粉条的了。

没办法,只能吃这个,别的种不活!

前几天还尝试过大棚之类的,可是冬天零下三十多度四十度的,没有任何蔬菜能活下来。

就算大棚里是暖和的,但是地里还是会一个劲儿的冒凉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