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北地直播间 > 第三百五十三章 年代确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挖掘上的困难,难不住在场的那么多专家。

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参加过全国各地大大小小遗址挖掘不下百次,比现在更难的情况都遇到过,都没曾难住他们。

经过紧急的开会讨论,专家们决定采用先清理外层然后再发掘建筑内部的土壤。

不过建筑外面并不是直接清理到露出石质建筑的表面,而是保留一定厚度的土壤,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防止在挖掘内部的时候,因为少了内部支撑,导致垮塌。

如此一来,观众们万众期待的洛阳铲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建筑内部的土层情况,需要洛阳铲来取样。

说实话这一步动作有些多余,属于弄不弄都行。

考虑到节目效果,另外体现考古工作的严谨态度,最后这个小队还是决定用一用。

和预想的情况一样,季节性冻土的坚硬在一定程度上让洛阳铲不如在一般地面上使用起来那么顺畅。

虽然整个过程稍显慢了一些,好在结果是不错的,十分顺利的从建筑内部顶端开出来一个洞,并且把内部的土壤也带出来了。

“哦哦哦!原来洛阳铲是这么一回事啊!”

“不是说有人能从洛阳铲弄出来的洞口钻进去吗,这么小真的能有人钻进去?”

“第一次看到使用洛阳铲的过程,长见识了。”

“不得不佩服发明者,人才!”

“看起来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嘛!”

“这么硬的地都能开出一个洞口来,神器不愧是神器!”

满足了观众们的好奇心,接下来小队伍开始按照计划清理这座建筑。

在他们行动的同时,其他的分队除了还有一只在清理同样一栋顶端露出来的建筑之外,其他队伍都在沿着夯土墙,一点点清理内部的地面。

有部分战士分出来帮忙清理,其他的则继续向西面下一个区域挖土。

地面的清理工作进展的很快,除了显露出来的两栋建筑之外,只在这两者内部发现了许多建筑的遗骸,这些建筑早就塌成了废墟。

而在这两栋建筑和夯土墙之间,没有任何建筑存在,完全是一条十分宽的道路。

经过度量,有五米那么宽。

专家推测应该整个遗址夯土墙和最外围的建筑之间,都应该是这个距离。

应该是为了方便能够快速来到墙边进行抵御,并且后勤运送物资,也不会造成拥挤。

曾经这座遗迹的拥有者和设计者,肯定是一个十分有军事能力的人。

在早已经成废墟的倒塌建筑里,发掘队发现了整个的人类的骨头,看着破碎的头骨和身上有很多骨折的地方,应该是房子塌的时候被石头砸的。

可以判断这个村落之所以消失在历史中,应该跟那次十分巨大的地震有关系。

史书上有对这次地震的记录,当时元上都都有感觉,并且派出了士兵去打探情况,可见这次地震有多么大。

后来经过科学的推断,大体上确定震源是在马加省西南,判断为八级以上,并且熊岛的火山也有在这时期集中喷发的痕迹。

这么大的地震按道理说应该引发海啸才对,可是现在看来,已经发掘出来的遗迹部分并没有被海啸侵袭过的痕迹。

因为被海啸侵袭过,应该剩不下什么东西,而且这么大的地震,引发的海啸肯定不是一两次,地震也不会是只有一次。

这么大的地震,包括余震在内,都会有很多次发生。

从这一点上,可以确定这确实是元代时期的建筑遗址,表示七八百年之前,这里就有人在居住。

至于最开始是哪个时期,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来确定。

再挖出骨头的地方,考古队还挖掘出大量的瓷器碎片,只是简单的一看,专家就看出来这些陶瓷质量并不高,甚至可以说非常差。

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可能是用普通的泥土,掺杂其他泥土烧制成的。

新的发现,让大家都十分兴奋,尤其是在陶瓷碎片出现的时候,每个人都很激动。

那些还没有毕业的大四学生,更是高兴的在一边欢庆。

上年纪的专家们都没有阻止他们在发掘现场乱喊,他们都理解这些年轻学子的心情,想当初他们年轻的时候,第一次用自己的手挖掘出文物的时候,表现好不到哪去。

这就是考古的魅力所在,自己亲手,亲眼见证历史,加入到历史当中。

这种感觉十分美妙,就算他们到了现在的年纪,也不曾忘记这样的感觉。

有了新的发现,考古队并没有跟一般人一样,速度变快,效率变高。

他们依旧按照之前的速度,进行着发掘工作。

虽然精神很激动,很亢奋,可是专业和责任,让他们只能克制住这种情绪,继续平静、小心的发掘每一处角落,处理每一个发现。

和其他相继有突破的小队比,陈大力他们一直跟着的这支小队,进度并不是十分让人满意。

到现在为此,别说挖掘到一半了,根据夯土墙对比,连三分之一都没有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