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燕歌行之凌波词 > 第一百零六章 和亲公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楚南安实在算得上仕途顺利。

楚氏一族在前朝不显山不露水,毫无存在感,好几代人都在国史馆写史书。楚氏官做的最大的可能是楚南安的爷爷,在国史馆混了四十年,终于混了个副馆长的位置,好歹能站在大殿上每天听听朝议。楚老爷子为人孤僻又清高,向来耻于和那些汲汲营营之辈为伍,于是也没有多少得力人,也没有多少朋友助他再进一步。

人在宦海浮沉,能力决定你能走多远,家世决定你能走多高,人脉决定你走的稳不稳。

楚氏在这三条上面都没多大优势,所以楚南安的父亲楚正因为文章写得好被举荐进太子府,算得上楚氏一门最大的荣耀。楚正撞了大运,做了太子府的的一名小官后,连楚老爷子也觉得脸上有光。

自楚正进太子府后,楚府又迎来一件大喜事,那就是楚南安和嘉熙郡主的娃娃亲终于要提上日程了。

楚南安这门娃娃亲,是楚老爷子年轻时候和永宁王定的,永宁王性子和楚老爷子像,都是孤高之人,所以没少受排挤和打压,一辈子过的郁郁不得志。

这门娃娃亲还是两人年轻时候定的,两人有同窗之谊,等共同在朝为官,更是投契,于是一拍即合,你生了儿子我生了女儿,一定得结亲家。

没想到两人都生了儿子。

没关系没关系,等你有了孙女,我有了孙子,到时候再结亲家。

楚南安和嘉熙郡主前后脚降临人世间,上辈人牵扯的缘分生生落在他们身上。

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有个媳妇,媳妇闺名叫萧宁。永宁王为孙女取这个宁字,取的是四海安宁之意。

高帝一朝,四海并不安宁。

连年征战让国家精疲力竭,将军都产生了厌战情绪,在朝议上大家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道国家需要休养生息,高帝当场并没表态,但他还是继续出兵北伐。

永宁王见军队不断出动,百姓精疲力竭,便向高帝上疏,说圣上啊,现在朝廷不从事富国强兵,加紧农业生产,储备粮食,让有才能的人发挥作用,使各级官署不荒怠职守,严明升迁制度以激励百官,审慎实施刑罚以警戒百姓,用道德教导官吏,以仁义安抚百姓,反而听任众将追求名声,用尽所有兵力,好战不止,耗费的资财动以万计,士兵疲劳不堪。这样,敌人没有削弱,而我们自己倒象生了一场大病。

永宁王还郑重指出,南北两国实力不同,我们即使出兵获胜,也得不偿失。所以,应该停止用兵,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但是,高帝对永宁王这些忠告没听进去。

等永宁王在大殿上当场说高帝不该穷兵黩武,连年北伐后,高帝炸了。听到穷兵黩武这个词,高帝当时气的脸青白一片。

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成戒。

这个词可不是什么好词。

高帝冷笑道,“好,好,朕穷兵黩武。朕不主动出击能行么!既然王爷心疼百姓,不愿意用兵,那咱们就像大周朝一样,和亲!”

这话一出,满殿哗然。

和亲竟然是高帝能说出来的话?

太令人震惊,太不可思议。

高帝咬牙切齿的说,“听说嘉熙郡主正当芳华,生的才貌双全,刚好,咱们今年不打仗,今年和亲!”

永宁王一把年纪,气的哆嗦了半天,“阿宁已经定亲!”

高帝针锋相对,“你提的停战,你不去和亲,还要让其他郡主公主去和亲?在国家利益面前,希望永宁王牺牲个人利益。就这样决定了。”

永宁王回去就大病一场,没一月便撒手归西。永宁王府要服丧三年,楚南安和嘉熙郡主婚事更是耽搁了下来。此时嘉熙郡主已十六岁,等三年服丧完就十八岁啦。

十八岁已经成了老姑娘。

高帝一朝因为连年征战,人口俱减。国家规定,平民女子年满十三岁必须出嫁,在家里多呆一年便多交十两银子。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足够支持小康之家日常生活消费半年。

于是南朝的姑娘才十岁十一岁,家里就赶紧物色,生怕十三岁嫁不出去要交滞纳金。

贵族女子最迟十六岁也要出嫁,这一年嘉熙郡主刚好十六岁。

永宁王府去年已经将嫁妆准备妥当,就等着和楚府商量个良辰吉日,然后风风光光将嘉熙郡主嫁出去。

永宁王府和楚府经常走动,嘉熙郡主萧宁儿和楚南安从小就相识。楚南安生的仪表堂堂,继承了楚氏基因里所有优点,用楚老爷子的话来说就是我孙儿生的排场!

楚南安玉树临风,人儒雅沉稳,彬彬有礼,更难的是幽默风趣,他的幽默风趣来自于他读书万卷的气质,更来自于他从小优渥宽松的生活环境。

这样的少年挺拉好感,虽然已定亲,他的爱慕者仍成群结队。

萧宁儿不是没有压力感。他们自小青梅竹马,他的心意她知道,在她的心里,早已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夫君。

她一年中能出府的次数寥寥无几,楚南安每次来都告诉她京城的新鲜事,告诉她城外的桃花开得多么灼灼。他有一肚子的新鲜事,缓缓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总是那样妙趣横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