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燕歌行之凌波词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开国太子少善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五章 开国太子少善终

萧铮之低头看了眼犹滴血的剑端,面色一瞬间白了下。

这剑,叫诛心剑。

他拿着这诛心剑,正做诛心事!

萧钧之向来清淡的口气有了悲怆,“父君,登天了,是吗。”

窒息的痛苦袭来,让萧铮之说不出来。

路过云梦泽,他不顾众人阻拦,策马狂奔到元亨所说的先帝埋身处。

远远看见那残破的木牌位,他泪流满面,腿软的走不过去。

他在那荒丘前跪了一个时辰,雪水渐渐沁透戎装,他浑身泥泞,庄重的三跪九叩,行臣礼。

起身按剑,他四顾茫然,男儿生在这世间,庸碌为何,前进又为何?

隔着屏风的山山水水,萧铮之冷静开口道,“东宫谋反,密谋帝位,先帝派臣驰援平乱。”

萧钧之没有说话,萧铮之已想象的来他唇角会弯起,那是看破不说破,洞察世事的睿智笑意。

他忍受不了这压迫的沉默!

一伸手,他挥剑劈开那屏风!

太子端坐在书桌前,听见动静,连头也未抬,眼睛在字行间留恋,又翻了一页。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萧铮之盯着面前这人,像是第一次仔细打量这兄长。他幼年记事时候,长兄已入住东宫,小小的太子勤勉好学,谦逊有礼,深得父君疼爱,他仰慕他,敬慕他。

可他没想到,他会对他刀剑相向。

他向来自负自傲,可在这位兄长面前,永远有自卑感。

有些人生来天赋,于某项不必用心便能出类拔萃,好像他骑马射箭,好像二世子行军作战,好像太子诗书辞赋。

“素闻太子思捷才俊,诗丽辞逸,请口占一绝,若能在臣弹剑十下毕成诗,臣退殿外。”

他下不去手,需要给自己找个避开兄长的借口。

不待萧钧之回应,他手持长剑,对着袅袅吐香的落地香炉用力击了一下,那香炉发出声韵悠长的一声,在殿中清响不绝。

萧钧之起身走到香炉边,在他持剑击第二下的时候,萧钧之已开口。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听到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萧铮之击炉的手抖了下,脸上浮现痛苦。

一将功成万骨枯。

他不也是踩着鲜血白骨从平州一路走到这里吗?

因为他,又有多少新鬼烦冤旧鬼哭,又有多少白发人送黑发人,又有多少妻离子散!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定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念诗声已停,击炉声八下,久久在殿中回响,绕梁不绝。

不待萧铮之开口,萧钧之深邃的眼神含笑看他,“三弟不必退出殿外。即将久别,不妨再说几句话,”顿了顿,他问,“先帝谥号,三弟欲上何字?”

他还称他三弟!

因为这一声三弟,萧铮之心头酸痛,可只是一瞬间,他又硬气心肠。

听长兄问,萧铮之镇定道,“庄。”

萧钧之顿了下,苦笑道,“父君驾崩于云梦泽。”

是的,他说对了。

太子向来聪慧。

庄,听来是美谥,其实不然。睿通克服、兵甲亟作、死于原野、屡征杀伐、武而不遂均曰庄。睿通克服者,通达而使之臣服也。除此之外,其余都是指责征战不休,劳民伤财之意,甚至身死战场,一命归天。

萧钧之又问,“孤的谥号呢。”

萧铮之强忍住翻涌的痛苦,“章穆。”

萧钧之点点头,淡然道,“开国太子自来少善终。”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即便先帝寿正终寝,这江山迟早还是会有一场动乱,他平衡不了二弟和三弟势同水火的关系,也平复不了北伐派和守正派的关系。他能预见所有的矛盾和爆发点,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像毒瘤一样拖垮摧毁南朝的江山,然后又一次重新洗牌。

大周分裂,朝朝如此。即便是前朝,国祚也不过五十余年。

就像南朝守旧派贵族和汉化派重臣的矛盾一样不可调节,只能摩擦着一点点向前。

他就要死了,准确说应该叫薨。

父君如何在云梦泽遇袭,如何驾崩,他都一无所知,就像他一无所知他的身后事。

人生至此,还有什么未了事?他想了想,不禁苦笑。

对于将要面临的死亡,他没有一丝恐惧,怨恨,后悔,遗憾。

他生在王族,锦衣玉食,已比芸芸众生幸运太多,又不幸的困囿高墙困囿于身份,一生不得自由。

多少人食不果腹,为生计奔波,他却不需要考虑此。他接受着这个国家最好的一切,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多少人羡慕他,可他们不知他多么厌倦这无休无止明争暗斗的生活,每日过的小心翼翼,不敢多说一句,不敢多行一步,生怕被人抓住把柄大做文章。

他向往打柴割草的生活,闲时有酒,闷时有友,不像现在,连个可以交心倾诉的人也没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