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诸天通行 > 第106章 离心离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伟道:“时势造英雄,他们要是识时务,臣服于我,我将封他们做王。”

袁承志道:“他们要是不呢?”

张伟道:“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胡桂南道:“啊,仙尊,我有些事想不明白啊。”

张伟道:“请说。”

胡桂南道:“仙尊大军既然这么厉害,为什么不立即入关,平定天下呢?也好让百姓少受些苦。”

张伟道:“实不相瞒,我大军初成,需要时日整训。”

***

袁承志他们也没在辽地久待,就回去向李自成复命了。

长平回到北都城,将情况与崇祯说了。

平辽王吴三桂不会发兵剿李匪!

崇祯听得这个消息,又惊又怒!

长平连忙劝慰,说道:“这样也好,假道伐虢,前车之鉴。”

春秋时期,晋国向虞国借路,去打虢国。虞国借了路。结果,晋国灭了虢国之后,回头就把虞国也给灭了!

李自成在陕地称帝,被崇祯视为心腹大患,下令要平辽王吴三桂派兵去剿灭,若是他领了命,派了兵,剿灭了李自成,鬼知道他会不会盘踞陕地不走,甚至回头来打北都城呢!

有道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李自成觊觎我朱家江山不是个好东西!”

“吴三桂——以及他背后的那个李玄同,又何尝是个好东西了?”

叹息一声,崇祯点点头,得到了些许安慰。

***

崇祯获得了一笔宝藏的消息,不知怎么的传了出去。拨给了平辽王吴三桂800万两后,还余1200万两。

各地卫所便都上奏,乞求补发钱粮。

明末朝廷经济困顿,文官系统倒还好——毕竟皇帝忌惮武官做大,弄不好玩一出董卓进京勤王、或者赵匡胤黄袍加身,那就要命了——武官系统被打压着,以太监御武、以文御武,经济上也经常被拖欠。

各地卫所军队,军饷拖欠的情况,极其严重。崇祯做皇帝的第二年,要求户部结算,结果从万历三十八年,到天启七年,总共拖欠就高达1252万多两,其中拖欠九边968万两。

而他上位十几年来,各种屁事一大堆,本来钱都不够支用,开三饷了,还旧账更是无从说起。新账压旧账,累积下来的拖欠金额,更是无法想象。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纵是皇帝也会被钱难倒!他虽然是个皇帝,但是得到的是一个被前几任皇帝折腾的一塌糊涂的烂摊子!

朝廷并非没有钱,而是钱被皇帝挪用了。

万历皇帝为了重修三大殿,采办物资,花了930多万两。

后泰昌皇帝(只做了几个月就驾崩了)、天启继续修建,又花了595万两。

为修三大殿,合计花了1525万多两。

军饷被拖欠,当官的倒还能吸兵血、弄权,刮到钱来;小兵有什么办法?

明末小兵,典妻卖子者,不乏其人!

既要小兵忠诚、卖命,又不给足够的军饷,那怎么可能?

经济是基础啊!

所以,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军心也就涣散了,军纪也就一塌糊涂了,战斗力也就难以谈起了。

你踏马修三大殿享受,挪用我的钱,令我典妻卖子饿肚子,你还要我给你卖命保江山?

这不是做梦嘛!

我踏马不兵变,就算给你面子了!

所以,义军攻城拔地,总是十分的顺利,其原因,不是义军有多强,而是守军极少有卖命了,见义军打来,自己就开门了!

打个毛啊,白痴!

譬如那号称天下第一城池的襄阳城,想当年,以蒙芫兵威,要破其城,前后打了38年,才终于破城。

而在崇祯十四年,襄阳城被张献忠、李自成轮着破了两回。堂堂天下第一城池,就像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小女子。

崇祯收到了如雪片般飞来的奏章。

郁闷至极。

他名下的兵马,其实还有很多。

但是,兵心不在,他也一清二楚,所以,他手头上,其实并没有什么能用之兵。

兵虽多,但多与之离心离德呀!

他本想着要用宝藏练出一支强兵来的,可是现在看来,也不能够了!

朝廷没钱,本来索要就没希望,所以心死,也懒得要。

现在知道你有钱了,激活了人家的心,开口乞要,你要不给,那就要心生怨恨了!

许久的怨恨积累起来,一旦爆发!……

那后果,不堪设想!

“唉!~”崇祯没有办法,只得拨些钱去,以求稳定人心。

1200万两,只剩下了700万两。

他得留下一些钱,以备意外:万一反贼打到了北都城,好用以激励!

2000万两的宝藏,虽然是一笔天大的横财,但是,朝廷要花的钱太多了!

长平见着父皇这么憔悴的模样。便把那一线生机幽幽的说了出来:“父皇,当今局势,要逆转,也不是没办法。”

崇祯皱眉,很不相信的说道:“哦?你有什么办法?”他不相信长平能想到什么好办法,因为若是有办法,满朝的饱读诗书、博通古今的官僚,岂会想不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