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诸天通行 > 第179章 入第十一号世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科举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物极必反,他便由进步、积极,演变成了落后、消极。

因为取得功名便能享受特权,朝廷税收便会减少,当人数少的时候,税收的损失,还可有可无,当人数多到一定阶段,便会严重影响朝廷税收。

朝廷为了减少税收损失,便会有意无意的打压读书人、科举。

这要是为何以前科举科目N多,到了后期越来越少,到了萌代只剩下进士一科的缘故,科目越多,录取的人才越多,朝廷财收损失也就越多!

都像进士科似的,大大小小的特权者,动不动十几万三五十万,那怎么吃得消?

由于生产力低下,一本书三万来字,就要五六两银子,成本极大;而考取功名的比例却极小!

于是乎,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就对读书敬而远之了。

科举起初推广了文化教育,然而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他就反而成为了阻碍文化教育进一步推广的存在。

因此,科举也得变革。

太平三年,八月,同帝国首次秋闱乡试,取“率兽食人”这一典故,做八股。

率兽食人,出自《孟子》,乃是儒门经典。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也。”

这个话,本来是用来喷国君暴增害民的。

但是,在这个时候,本朝皇帝圣明至极,尤其是与前萌皇帝比起来——全靠同行衬托——所以没得喷!

脑子不蠢的,就能联想到这个时候,甚嚣尘上的最热的民间议论。

——皇帝至为圣明,消减特权了。

——沙门被动放弃特权了。

——玄门主动放弃特权了。

——而儒门……

——儒门之中,有杨朱之流的奸邪混在里面啊!

——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也!

——他们披着圣人门徒的皮,却紧抓着特权不放,以权谋私,吃的满脑肥肠……

“率兽食人”做文章,要骂的就是他们啊!

此次秋闱额取一千人,为举人。

太平四年,赴北都城,参加春闱,即会试,会试取三百人,为贡士,参加殿试。

殿试在建极殿举行,考策问。给比被惊材料,把宋代时期的王安石变法、萌代时代的张居正变法,都给拿了出来,问:是否应该变法?不变法该怎么解决困境?变法又该怎么变法?王、张各自变法得失如何?

这个题目比较务实了,与做八股文章不一样。

这一天,正是四月二十一日,中旬朝会。

太和殿前,朝会罢,张伟跑建极殿来转了一圈,就回昭仁殿去了。

殿试有皇宫禁卫监视。不设监考官员。

此时,常用简易字表,在侯方域、陈子龙、顾炎武的合力之下,并经张伟数次审核,终于确定了!

殿试罢。三百卷子分做三份,一份百卷,交由阅卷大臣批阅,阅卷大臣由钱受之、范文成、李岩担任,各提名三人为进士及第、三十名为进士出身,共有九名进士及第、九十名进士出身候选。张伟再从候选中择选三名进士及第、三十名进士出身,落选及剩余者为同进士出身。

这些人,按照以往的惯例,未来的三四品以上的中高层臣员,便在他们之中了。

张伟要用这些人,却还想再调教一番。

皇宫西北方向不远,在萌代时期,本有一大寺,为大弘善护国寺,如今这寺荒废了。

张伟便将这些进士,安排到那里,挂牌明德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嘛,让他们去那里,自己劳作,拔草修屋,美之名曰体会百姓劳作之不易。

待得修整好,已经到了五月下旬。张伟直接跑到明德大学,担任校长了!

隔三差五跑去讲课,这一讲,便是三个月!

所讲内容,以圣人之学的精要,及前萌治理得失为主!

在讲述中,着重批判了“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荒谬性,揭穿了隐藏这套说辞背后的利益问题!

圣人之学,重忠孝。

古代封建王朝以圣人之学为官方正统。

汉朝时。举孝廉,就能入仕为官。

皇权世袭,皇帝更是要带头做忠孝的模范,否则的话,你不忠不孝,凭什么世袭得皇权呢?这是动摇皇权根基的事情!

而皇帝忠孝的具体表现,就是恪守祖制!这种传统推到极端,在哲学上,就走向了静止的宇宙观!

静止的宇宙观,脱离了实际。

因为客观世界是运动变化着的。

祖制不可能是面面俱到,他总会存在缺漏,这些缺漏在制定时期可能没有显露出来,但是随着实践“发展”,便会显露出来!

譬如萌代太祖朱元璋留下的厚待宗室的祖制。萌初宗室只有五十几个人,吃财政很少,不引人重视,然而随着发展,大约三十年就翻一番,到万历初期,就三万多,一年要吃帝国支出的30%,这就极其可怕了!

这个时候,就应该是以天下为公,变革祖制,而不应该仍旧傻乎乎的恪守祖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