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摇滚教父 > 第422章 下一阶段的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纽约是北美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但全北美最贫穷、最混乱的地区,同样也在纽约。

无业游民、街头帮派、瘾君子、流浪汉、非法移民以及廉价J女,在这里随处可见。

皇后区的某个贫民窟内,一群黑人拥挤在一起,在大.麻和酒精的刺激下,疯狂地扭动着身体,肆意挥洒着汗水。

收音机里传来一阵欢快的旋律,那是某个黑人电台的频道,正在播放着《你好,莫莉小姐(Good.Golly,Miss.Molly)》。

这首歌可以说迎合了黑人的一切喜好,介于节奏布鲁斯和摇滚乐之间的旋律,近似迪斯科舞曲的节拍,饶舌一般的唱腔,以及带有强烈x暗示的歌词。

(注:云村和qq音乐的歌词翻译是错的。正确的歌词翻译我就不贴了,会404。)

或许唯一让黑人们感到不满的,就是它来自一个纯粹的白人乐队。

不过这并不妨碍《你好,莫莉小姐》迅速在北美底层的有色人种当中流行起来。

嗯……亚裔们除外,黄种人和黑叔叔们在音乐上的审美就和外观审美一样差距巨大。

受限于黑叔叔们消费能力的原因,《你好,莫莉小姐》的单曲CD销量不算惊人,但仅仅两周时间,就一跃成为北美各大电台点播率最高的单曲。

——在电子游戏等等各种新兴娱乐的冲击之下,广播电台的核心听众,几乎只剩下了北美最底层的贫民。

在这一群体当中,黑人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八十。

自然而然地,广播电台们就会更多地迎合黑叔叔们的口味。

当然,再过上十年,墨西哥裔也会“抢走”这块“市场”的半壁江山。

不过那并不是因为黑人们变得有钱了,而是墨西哥人更多了。

扯远了……

《你好,莫莉小姐》发行前半个月,累积销量只有一百多万张,这个数字放在几乎所有的歌手和乐队身上,都算得上大获成功,可对于罗杰三人来说,却只能算是勉强及格。

但凭借着超高的电台点播率,却是排在了《公告牌》单曲榜的第一名,积分相当于第二到第五的总和。

这甚至影响到了乐队正在进行的一场谈判。

华纳兄弟影业在即将上映的一部主打黑人市场的剧情片中,打算使用乐队的《白兔(White.Rabbit)》做插曲,已经谈到了快要签约的程度,然而《你好,莫莉小姐》一出,华纳兄弟立刻就改变了主意,转而谋求这首新歌的版权授权。

对于这个变化,乐队倒是无所谓,反正都是自己的作品,卖哪一首不是卖?

反而是另一件事,让罗杰有些担心。

根据卡尔-瓦伦丁的反馈,乐队粉丝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白人粉丝,都表示《你好,莫莉小姐》不如过去那些作品更符合自己的喜好。

讨厌倒是不至于,但却绝对算不上十分喜欢就是了。

不过从MAD唱片的调查来看,《你好,莫莉小姐》也算是初步为乐队打开了黑人市场的大门。

在过去,乐队虽然很火,粉丝极多,但大多数都只局限于白人。

至于黑人,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在北美有一支叫做【Darkness】的顶级摇滚乐队。

而现在,凭借着《你好,莫莉小姐》这首歌,乐队在黑人群体当中的知名度有了极大的提升。

如果趁热打铁,继续推出一张符合黑人喜好的专辑,收拢一大票黑人粉丝想必不会是什么难事。

虽然黑人们普遍收入较低,但这块市场还是很有价值的。

黑叔叔们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去考虑明天的事,今天刚领了工资,不到天黑就能花得一干二净。

这样的群体,收入再低,消费能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再加上黑叔叔鬼畜一般的繁衍能力,简直堪称地球之癌。

这几十年来,北美的黑人比例越来越高,到罗杰重生之前的那几年,几乎都快要超过白人,成为北美第一大种族了。

虽然在穷这一点上没什么变化,但黑人市场在北美的占比却是一直在扩大的。

抢占黑人市场,从长远来看,对乐队绝对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

不过,在抢占黑人市场的同时,又不能丢掉既得的白人市场,这就需要仔细谋划一番了。

毕竟白人粉丝才是乐队最重要的基础,哪怕再过一百年,黑叔叔们的消费能力也不可能超过白人。

至于墨西哥裔、亚裔……

现在还没必要考虑那么长远,先搞定了北美人口比例最高的两个族群再说。

同时在黑人、白人两大市场中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巨星们都有谁?

多得数不清。

但若是将范围缩小到摇滚乐的领域……

大部分顶尖的摇滚巨星,粉丝都以白人为主,只有少数会注重黑人或者其它有色人种的群体。

比如说鲍勃-迪伦的粉丝当中,白人的比例就超过了百分之八十。(某部纪录片里的数据,未考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