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摇滚教父 > 第564章 提前庆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场世界杯决赛,充分证明了一句老话。

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

然而任何一个男人都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认输,于是后果就是罗杰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才算缓过一口气来。

恰好,杜克-罗森伯格也带着自己的新“女友”,前来罗杰-克里斯蒂安庄园拜访。

从杜克手中接过一瓶看上去就很有年头的白兰地,两人对视一眼,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

“我这次来是向你汇报工作的。”

两个美女自觉地去了沙滩上说悄悄话,将空间留给了两个男人。

杜克拿出一份合同,递给罗杰:“这是我们和环球达成的协议,你让律师看一下,如果没有问题的话,需要你这个投资人签字生效。”

“我会尽快让律师审核。”

罗杰接过合同,大致地翻看了一下。

主要条款方面都没什么大的问题,和之前的预期基本相符。

分成比例、双方各自承担成本的范围、上映档期等等,都和之前谈的大体一致。

按照这份协议,《郊区的耶稣》这部电影,后边需要乐队来承担的成本,就只剩下了影片拷贝的复制、运输和保存,其余的宣发成本全部由环球承担。

分成比例方面,环球会抽取北美票房的百分之二十五,和海外发行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作为发行抽成。

这个分成条款不算苛刻,但前提却是乐队拿出了其它的利益,与环球唱片做交换,才得到的“优惠”。

好莱坞和唱片业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顶尖的发行公司,对于没有发行渠道的小制片方,几乎和南北战争时期之前,南方的奴隶主们剥削黑奴,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至于细则,以及是否存在漏洞陷阱等等,这就需要专业的律师去审核了。

虽然乐队和环球之间的合作至今为止都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纠纷,但这种事毕竟还是安全第一,让律师过过手,是很有必要的。

“MPAA的分级评审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拿到了R级。”

杜克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犹豫,试探着问道:“环球那边说,你们今年年底会有一部新的《摇滚圣经》系列发行?”

杜克所说的,显然是指《民谣圣经》。

这张专辑,是乐队今年下半年唯一确定下来的计划。

听了这话,罗杰忍不住皱眉。

倒不是对杜克有什么意见,而是在想,乐队的计划,怎么这么快就被环球打听到了风声?

《民谣圣经》这张专辑甚至还没有正式立项,仅仅只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流传。

这件事背后,似乎并不简单。

往小了说,可以说是同一个行业之内没有秘密,信息流传速度快,是正常的现象。

往大了说,谁知道环球是否在乐队身边,安插了类似商业间谍一类的角色?

这种事并不新鲜,比如说前世滚石乐队辞退约翰-布兰卡,就是因为这个律师收了别人的好处,背地里出卖滚石乐队的利益。

如果乐队身边有环球的人,那么其它几大巨头,甚至是仅次于巨头的几个大型厂牌,是否也做了类似的事情?

暂时将这件事暗自记在心里,罗杰不动声色地问道:“是有一张新的《摇滚圣经》,这和《郊区的耶稣》电影有什么关系吗?”

“是这样的,《郊区的耶稣》这部电影,本来就是《摇滚圣经》改编而来。”

杜克见罗杰没有否认,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开口道:“我在想,如果乐队新专辑的发行时间和电影上映档期相差不大,是否可以在宣传上形成联动,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联动宣传?

这样的套路,在好莱坞电影中是很常见的操作。

就拿《郊区的耶稣》电影,以及《民谣圣经》来说,两者都和《摇滚圣经》系列密不可分。

前者是《朋克圣经》改编的作品,本质上而言,完全可以说是《朋克圣经》剧情加长版本的超级MV。

在剧组原本的计划之中,就有在影片上映之后,根据反响,考虑对影片进行二次剪辑,剪辑出一个大约三十分钟左右长度的“MV版本”,配合《郊区的耶稣》唱片,进行二次发行。

一部旧的《摇滚圣经》的改编作品,和新的《摇滚圣经》专辑,在宣传上形成联动,虽然显得牵强了些,但却绝对可行。

既可以将很多原本不打算看电影的歌迷吸引进电影院,也可能会让一部分不怎么听歌的影迷,掏出钱包,购买上一张《民谣圣经》的唱片。

当然,要这么做的话,大体上对电影的宣传好处更大,毕竟乐队如今的名气和咖位摆在这。

MAD唱片和环球影业之间,少不得要在宣传预算,以及如何联动方面,好好地扯皮上一阵。

但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操作,确实有这很高的可行性。

这个计划让罗杰感到十分心动,想了一会,提问道:“电影上映的档期,具体是什么时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