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摇滚教父 > 第571章 《迷途之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八月就已经过去。

《民谣圣经》的录制进度不甚理想,一个漫长的假期,让乐队众人的状态都不怎么好。

仅仅只是调整状态,就花去了大半个月的功夫。

后面的十来天时间,也不过是勉强录完了两首歌罢了。

好在找回了状态之后,进度已经渐渐开始加快。

MAD唱片和环球影业之间,也达成了初步的协议,这张《民谣圣经》专辑的宣传,将会与感恩节档期上映的《郊区的耶稣》电影,彼此进行联动和配合。

对于双方而言,这样的合作,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能够额外带来多少宣传效果,而是能够省下不少的钱。

根据MAD唱片市场部门的预测,在专辑和电影产生了联动之后,MAD唱片大约可以少花三百万到五百万美元而达成预期的宣传效果,环球影业那边节省下来的宣传预算,数目也大致相当。

《郊区的耶稣》的预告片已经投放到了互联网上,传统的纸质媒体、街头海报等等,也有少量的广告投放。

根据双方达成的合作协议,MAD唱片这边,首先需要确定《民谣圣经》这张专辑的正式名称,以便在《郊区的耶稣》的宣传软文中“无意间”提及这张专辑。

“这种事你做主就好啦。”安妮一如既往地要当个甩手掌柜,毫不在意地说道:“别问我这种事,我有起名困难综合征!”

胖子明显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乐队的专辑名字都是你负责的,这次也照旧吧。只要不是太烂的名字,我都没意见。”

至于贾森……好吧,这家伙依然把自己当空气。

几个队友都表示起名的事交给罗杰。

罗杰思考了片刻,开口提议道:“《迷途之家(No.Direction.Home)》,这个名字怎么样?”

严格来讲,这是一部电影的名字。

嗯,一部为鲍勃-迪伦拍摄的传记电影,或者说音乐纪录片,出自马丁-斯科塞斯之手。

“《迷途之家》……”

胖子咀嚼了片刻,挑不出什么毛病,却也说不上有多好。

要说和这张专辑有多么的匹配,却也算不上。

总之,就是觉得有点怪怪的。

沉默了片刻,胖子忍不住开口问道:“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吗?”

“没什么寓意,随便起的。”

罗杰耸了耸肩,继续说道:“署名的话,主唱位置写鲍勃-迪伦这个名字。”

很多的摇滚歌手,即便是以歌手的身份单飞,也大多会有一支固定的合作乐队。

但鲍勃-迪伦却并非如此。

或许是玩跨界玩得太嗨,单单只是音乐风格,就在民谣、乡村、摇滚、流行之间来回跳了不知道多少次。

每变换一次音乐风格,身边的乐手们就要换上一茬,前前后后换了不知道多少人。

单单只是罗杰能记住的,与鲍勃-迪伦进行过密切合作,小有名气的乐队就得两只手才数得过来。

那些没什么名气的,就更多了。

鲍勃-迪伦的光环太过耀眼,完全掩盖了身边乐手的光芒。

所以,这张专辑,即便是延续《摇滚圣经》系列一贯的风格,用“原作者”的身份署名,也只能在主唱的位置,以“鲍勃-迪伦”的名义署名。

至于乐手,当然是填罗杰四人自己的名字。

“主唱,鲍勃-迪伦。吉他手,安妮-克拉克。贝斯手,罗杰-克里斯蒂安。歌手,理查森-埃尔文德斯。键盘、口琴、风琴以及其它乐器和声,贾森-杰弗里。”

胖子将这些信息记下,看向罗杰:“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没什么问题的话,我就让迭戈那边开始设计封面了。”

“封面的话……”

罗杰显得有些犹豫。

纠结了老半天,才开口道:“用油彩画一个犹太人的形象当封面好了,背景加上一些基督教的元素,具体的设计让迭戈找人拿个方案出来。”

众所周知,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却一直不怎么好,说是仇人也不为过。

犹太人将基督徒视为异端,而基督徒则认为犹太人背叛了与上帝的契约。

不过鲍勃-迪伦,却是一个异类。

从血统上来讲,鲍勃-迪伦是个典型的犹太人,还有一个希伯来语的名字:沙巴太-西塞尔-本-亚伯拉罕。

幼年时期,鲍勃-迪伦也和自己的家族一样,信仰犹太教,出生时还依照犹太教的传统,做了割礼。

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鲍勃-迪伦的信仰却发生了变化。

在《迷途之家》这部影片中,鲍勃-迪伦亲口承认了自己是一名基督教徒。

咳咳,扯远了。

总之,罗杰要求的这个封面,同样是为了向这位前世的摇滚巨星致敬。

至于它是否会引起什么争议。

管他呢!

宗教界对摇滚乐圈子的影响力无限趋近于零。

这一点,是乐队在作死边缘无数次试探,所得出的结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