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摇滚教父 > 第629章 这章的标题被我吃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9章 这章的标题被我吃了

(抱歉更新晚了,主要原因是我脱单了,昨天和女友约会到今天中午,刚回来。)

《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电影,和罗杰前世曾经看过的那部皇后乐队的传记片完全不同。

当然,也不可能相同,毕竟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一支叫做的乐队,也没有一位名叫弗莱迪-摩科瑞的印度裔龅牙主唱。

事实上,整部电影的剧情,几乎都可以说是索菲亚-科波拉的原创。

乐队只是在对剧本进行审核的时候,提出了几处修改的意见,就没有再继续插手。

整部电影的剧情,基本上就是某位钢琴家的一生。

——这是为了和“Bohemian”这个单词产生共鸣,Bohemian的意思是“放荡不羁的艺术家”,而在所有艺术类型中,要在大众和高雅两者之间取得平衡,钢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注:单词释义来自牛津词典。)

在影片开头的部分,讲述了钢琴家的成长和青年时期的一系列故事,而从影片中段开始,大量的镜头被用在了整部影片最为关键的部分:爱情和谋杀。

钢琴家为了爱情,枪杀了一位富豪,并由此引申出了关于死刑的争议,以及一些宗教方面的话题。

最终,钢琴家被判决死刑,死后也未能升上天堂,而是被拽入了地狱。

——这是整部影片里为数不多的几个特效镜头。

在罗杰的提醒之下,索菲亚-科波拉在影片中留下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暗示,隐喻这整个故事只是一场荒诞而离奇的梦境。

——某位号称“原创电影最后旗帜”的导演,最喜欢做的就是这样的事。

在一部爆米花电影中加入少量似是而非的暗示,既能确保电影的受众基础——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能看懂简单的剧情——但靠着这些暗示,又能博取到极高的口碑——因为能够解读出N种不同的含义,满足了那批自诩高逼格的影迷的需求。

当然,这样做说起来简单,但一直到罗杰重生之前,能够将大众审美和口碑协调到最佳的,也只有一个克里斯托佛-诺兰。

更多的导演,都只能专注于一个方向,甚至是一个方向上的某一种或者几种特定的类型。

脱离了这些特定类型,就必然扑街失败。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迈克尔-贝以及罗兰-艾默里奇。

索菲亚-科波拉没有前两位那么极端,但却也是一个仅仅只擅长文艺类型影片的导演。

在看过初步完成了后期制作的样片之后,罗杰很确定地做出了结论:这部《波西米亚狂想曲》绝非一个主流的、大众化的影片。

在票房上,也很难有太大的作为。

唯一成功的可能,是走冲奖路线。

罗杰对电影的了解并不算多,但却并不妨碍罗杰以一个影迷的角度得出结论:索菲亚-科波拉版本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小众类文艺片,就像她那部经典的《迷失东京》一样。

如果不能在颁奖季有所作为,那么很难博取到高额的票房。

考虑了片刻,罗杰开口问道:“如果取消原定发行计划,我们会损失多少?”

“已经投入的宣发资源都是按照四月份档期制订,如果调整太大的话,这笔资金就白费了。”

马克-戈登考虑了片刻,开口道:“再加上我们和环球影业之间的协议,如果不能和环球达成一致,需要支付一笔违约金,两者相加,大概在五百万到六百万美元之间。”

“以你的判断,这部影片是否能够在戛纳电影节有所作为?”

罗杰犹豫了一下,又问道:“或者欧洲三大电影节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

“如果参加竞赛单元的话,需要一定程度的运气。”

马克-戈登考虑了片刻,实话实说道:“这一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是斯皮尔伯格,他确实很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但我们和斯皮尔伯格之间并没有任何特殊的交情。”

只有天真的孩子和白痴才会觉得,任何一个奖项都一定是公平公正的。

像格莱美和奥斯卡就不必多说了,全世界都知道这两个奖项上,公关能力远远比作品更加重要。

欧洲三大电影节也同样如此,就戛纳电影节来说,每一届的评委会主席都有极大的权利。

如果他想要将奖项颁发给某一部电影,全力推动之下,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成功。

昆汀-塔伦蒂诺担当主席的那一届,就是最好的例子,几乎是顶着所有人反对的压力,硬是将奖项颁发给了《华氏911》,引起一片哗然。

“斯皮尔伯格?”

罗杰当然不会不知道这位堪称好莱坞教父级别的大佬。

即便是“创业失败”,斯皮尔伯格在好莱坞的地位,也赶得上索菲亚-科波拉的父亲。

当然,好莱坞的话语权一向是掌握在六大和MPAA手中的。

但斯皮尔伯格的影响力,却也是极为惊人的。

若是在戛纳电影节这样的地方,担任着评委会主席的斯皮尔伯格,想要推动某部电影获奖或是不能获奖,根本不会有任何的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